《论语解读》连载185集
作者:姚远
【原文】
【论语述而篇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
孔子说:“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却总是烦恼不断,戚戚哀哀。”
【解读】
君子心胸豁达,活的真实坦荡,越豁达坦荡的人活得就会越开心自在。小人内心计较算计太多,自然烦恼不断。而是越自我、越计较烦恼也就越多越不自在。你看一个人天天像弥勒佛似的,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笑口常开着,这个人一定很多事都不那么在意,很多事到他那里都不叫事。而有些人天天愁眉苦脸横眉冷对的,这个人心中在意、计较、放不下的事一定很多,更甚者出现了各种心理疾病,凡出现心理疾病的人往往都是因为太在意,放不开也放不下。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最后都会反应到面相和身体上。面由心生。计较、放不下多的人也会容易疾病缠身。
在本章中,孔夫子道出了君子与小人在胸怀和心态的典型差别,对此,钱穆先生点评道:“读者常以此反省,可以进德。”。南怀瑾先生对此点评道:“这两句可作为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用以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