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稻草起到的作用有区别吗?
要知道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就是揣测一下而已,我又没下定论。”
那些恶意揣测别人的、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道德家”才是这世间的危险分子。
壹
如今网络上,打开评论区一片乌烟瘴气。似乎很少有能够理性交流的土壤了,就事论事成为了一个非常奢侈的东西。
有时候会感到困惑,网民的戾气为什么这么重,好像看什么都不顺眼,总要找一些不同的角度、“挑出”其中的一根刺进行评论、揣测、辱骂一番。
网上对骂、掐架时有耳闻,还有网暴,近期发生了几起由于网暴造成的悲剧事件,如寻亲男孩刘学洲事件、杭州24岁女孩红头发事件,当然还有武汉小学生妈妈事件。
关于武汉事件,、腾讯、微博等平台近日都公布了治理措施,清理不当言论,对部分账号实行禁言、或永久封禁处理。但从公布的数字来看,每个平台封禁的账号都只有几十个,跟不当言论数相比,这个比例实在是太少。
相信国家相关部门在法律层面肯定会推进这方面的措施,但我们也要理解这个事情的难度,对于网上诽谤、造谣、污蔑的,以不当获利为目的的,法律层面是有可能跟进的,但是大量的网民是恶意揣测,是一个个没有道德的“道德家”,他们的话就像是一根根稻草,就一根稻草你能说他什么?法律还没细到这种程度吧?但这些稻草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压死一只骆驼。
贰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网民的戾气呢?
很多人会把原因归结为文化程度偏低,但现在是一个全民上网的时代,网民和现实的民众文化程度基本一致,所以这已经不能归为原因之一了。再说了,发达国家呈现出来的盲目、戾气与国内相比也不遑多让。
我想聊聊的是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原因。
叁
心理层面
武志红老师说过一个心理学概念“全能自恋”。
简单意思就是我自认为我很强,我比你们强。
所以我能发现你们发现不了的事情。那些动不动认为这事情的没那么简单,背后肯定有阴谋的“阴谋论“者就是典型的这种心态。
还有一种就是找刁钻的角度、无厘头的逻辑来体现自己的强大,比如说找”高三学生演讲时的脸部表情“、”一个姑娘染红头发“,又比如这次武汉小学生妈妈的妆容。再以一种无厘头、恶意的逻辑去揣测,“脸部表情狰狞,心理肯定是扭曲的吧?”、“红头发的姑娘不正经,混夜店的吧?”、“打扮的这么精致出来,这是要当网红吗?要做主播吗?”
全能自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选择性关注,他只看到他想看到的信息,跟他相反的信息会自动忽略。只有这样,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我认为的这样,我揣测的没错,我很强大没错。所以这种人很容易党同、抱团,也很容易被人带节奏。
肆
在这里还要说一下现在的可怕的“大数据推送”,你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送什么,这就更容易造成选择性关注,这也更容易固化一个人的圈层、固化一个人的认知。
伍
社会层面
无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社会压力大,生活不如意者居多,平时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难以找到合适的宣泄口,而网络似乎成了一个主要的宣泄口子。
社会的普遍的焦虑、内卷,造成现在大多数人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刷微博、刷视频等这些碎片化的阅读会大大降低你的思考锻炼,长期如此,一个思考判断能力会大大降低。
对于一些突发的热点事件,很多年轻人就像工作快节奏一样,也急于“站队”,急于找到“组织”。一旦找到“组织”了,就感觉到了支持和被理解,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所以又充满了力量,类似于社会心理学的“乌合之众”。乌合之众普遍还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法不责众”,认为反正有这么多人一起扛。
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去管事情的真伪,或者根本没时间去辨别,甚至于不敢去怀疑这件事,一旦怀疑而去求证,你将会面临被“剔除”出这个团队的威胁,这个是心理上最不能接受的。
陆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流量至上时代,这是一个流量变现的时代。而且这一块蛋糕现在规模巨大,在大部分商家谨小慎微、兢兢业业的运营自己的店或号时,总有一部分人想另辟蹊径。于是出现了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出现奇怪的“标新立异”。为了流量,为了用户,甚至于出现了各种不符合常识、违背事实的极端言论,导致了网上各种极端、对立的想法日益增多,这就形成了网上的站队、掐架。
这几次的网暴事件都出现了不少以流量为目的的恶意造谣、污蔑的(所谓的)网络大V,对于这些人其实怎么处理都不为过,但是每个大V下面大量站队的人呢?你们的评论贴、你们的赞同、你们的讽刺和恶意揣测,在发出去之前想过事情的真相没有?想过发出之后的后果没有?
柒
近年来网暴造成的悲剧已不是个例。
24岁的杭州女孩因红色头发出现在爷爷病床前而遭遇大规模网暴,抑郁半年后走了。
寻亲男孩刘学洲遭遇各种网络暴力。他曾说要追究网暴者的责任!但他却没有经受住持续的网络暴力选择了自杀。
前阵子湖南桑植县高考誓师大会那个高三女生的演讲视频。
关注的重点竟然变成了该学生的表情、肢体动作。
学校组织的是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既然是誓师,必然需要激情澎湃的氛围,作为选出来的演讲人,表现的亢奋又怎么了?表达拼搏努力誓不罢休才会有的夸张表情这不是再正常不过,
再有就是这次的武汉小学生妈妈,被人抓着着装和妆容进行网暴。可以想象她的内心的那份绝望,在最悲痛、最脆弱的时候还要遭受恶意,最后以死来明志,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捌
别再轻飘飘的来一句,“这人(受害者)心理素质怎么这么差啊?”
不管别人心理素质如何,凭什么来承受你的考验或者审判。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而且网暴还会让受害人有一种被公开审判的感觉。
玖
该醒醒了。
法律管不了那么多的人心,靠的是自己的道德法庭,靠的是将心比心。
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建立的自己的圈子。
但不能党同伐异,要允许多元化的存在,家庭成员都有意见不一的时候,又凭什么要求别人的想法跟你一样。
我们控制不了任何人,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对于自己,多做一些沉淀性的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
搜索文章养成计划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