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怪兽叔本不打算玩《霍格沃兹之遗》,对游戏的所有感受也仅来自云玩,自然也不怎么好意思对本作进行评价;
不过最近在和堂弟聊天的时候怪兽叔却发现我们双方对于同一款游戏有着不同看法。
华纳罐头
在对本作云玩的时候,怪兽叔经常看到弹幕中会出现“育碧巨献”的调侃,堂弟也说UI很有《刺客信条》的味道。
诚然,华纳确实很喜欢模仿育碧的一些元素,比如《中土世界:战争之影》中动作设计就有很像《刺客信条》的爬墙、信仰之跃等。
对于《哈利波特》的粉丝来说《霍格沃兹之遗》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出色的IP游戏,不过在非粉丝玩家看来,这款2023第一个次世代游戏的表现只能算及格。
怪兽叔确实拜读过小说与观赏过电影,但我并非《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于我个人而言,会更喜欢在这个IP的世界观下去体验魔法校园生活,可本作对于校外世界探索的权重却要大于校园生活。
本作质量确实还算在线,不过线性流程下的半开放世界重探索设计吸引力略有不足;
举个例子,若是我想体验探索要素的话完全可以去玩《艾尔登法环》或是《上古卷轴5》,这样《霍格沃兹之遗》就成了下位替代。
但我们要是从“魔法学院”这个主题上去看本作,虽然入学仪式、魔法课、以及原作中的一些解谜细节都有做到还原,但学院生活的占比是远不如校外探索的。
游戏最重要的东西?
做“罐头”并没有什么,毕竟游戏公司需要生存下去,稳定产出有品质保障的流水线游戏产品情有可原。
不过对于育碧来说做罐头无可厚非,可华纳家大业大底子厚,没必要用《哈利波特》这么大的IP做罐头吧?
当然,按照堂弟的说法,近几年有不少大厂都开始启动流水线模式,如果每年能稳定上线一款中规中矩的游戏确实要比2021年那种集体开摆的情况要好得多。
问题在于,育碧已经验证了套公式做出来的游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口碑,而口碑最终还是会影响销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玩家们已经从期待“育碧巨献”变成了“谈育碧色变”。
以怪兽叔而言,这几年什么《远哭6》、《彩6变种》、《全境2》我通通敬而远之,因为我不想每天下班以后回家打开主机打另一份工,甚至还没有收入。
对于游戏公司而言,保持稳定的收入确实是重中之重,毕竟股东要看你的销量业绩;
但游戏这种文娱产物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能用就行”,“唯销量论”在这个领域是无法立足的。
玩家不会出现“没得选”这种选项,哪怕你大厂集体开摆,我们大不了就拿出以前的神作出来反复细品,有可能品着品着还会跟大厂们现在的表现做对比,最后群情激奋去声讨,给厂商口碑造成双重暴击。
线性流程的设计让本作成为了一款“半开放世界”游戏,虽然你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由探索,但也仅仅只能探索,你无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魔法师。
《哈利波特》已经给足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但《霍格沃兹之遗》却把这个空间又缩小到了设计师固定的范围之中。
怪兽叔想,我同堂弟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相对于“见证故事”,我更想自己去创造一个故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