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丙臣 本报通讯员 张 勇

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

从组建前的年营业收入14亿元,到2012年重组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4.85亿元,再到2013年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济南中油华铁石油产品销售有限公司 (简称中油华铁公司)仅用2年时间便以神奇速度快速崛起,成为济南铁路局下属第一家百亿元强企。

面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企业突破地域局限和罐车资源紧缺的限制,与国内各大油品企业和山东省地炼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地毯式”营销:打通经络布局山东市场

去年以来,当润滑油产品以集装箱运输方式进入常州、无锡等南方市场,山东清源集团与中油华铁公司的合作进入 “蜜月期”。该公司产品的铁路运量每月达2600吨。

在济南局管内的大型地炼企业共有23家,由于开展 “地毯式”营销,中油华铁公司已与17家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然而,企业成立之初,油品经营面临重重困难。何以破局?

中油华铁公司深入调研,发现山东省地炼企业资源发达,而地炼企业又与铁路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用于成品油加工的原油、燃料油运输,还是成品油外运,都离不开交通支持。

从2013年开始,企业确立 “依托运输支持,主攻油品贸易,做优物流服务,拓展零售配送,提升运用效率,加强项目开发”的经营思路,针对23家大型地炼企业展开 “地毯式”营销,取得了良好效果。

“精品化”运营:以点带面激活市场全局

营销打出名号,运营树立品牌。如何坚持 “精品化”运营,以点带面激活市场全局,中油华铁公司苦练内功。

为此,中油华铁公司主动出击,加强黄岛港与油品大客户的深度合作,为客户量身定制精品化服务体系。2013年,黄岛基地油品发送量逐月攀升,并创出月发送40多万吨的历史新高。

“精品化”运营策略在商贸物流项目的应用效果更佳。

企业在新开发汇丰化工、玉皇盛世、华星石化新大客户过程中,采取全程配送模式,被大客户称赞为招牌式服务。合作仅半年,3家客户的运量便突破百万吨大关。

“定制式”开发:把品牌打入市场每个角落

市场开发初期,中油华铁公司便推出 “定制式”服务。

海科集团作为山东省首家向北京市场供应京Ⅴ汽油的企业,中油华铁公司组织专门营销团队对海科集团京Ⅴ项目进行了研究,最终为海科集团提供专门的罐车清洗、验收、装运、配送和回空方案。

不到1个月,首趟京Ⅴ标准汽油专列就由史口站驶出,当月即完成1万余吨的京Ⅴ油品运输。

“定制式”开发成为中油华铁公司以品牌赢得市场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