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中央也定下了北京作为首都,但是北京市委书记的人选却成为了难题,虽然队伍中有不少精明能干的同志,但是当时毕竟是解放之初,新生的北京城百废待兴,如果不挑选一位最合适的同志当选市委书记,那么北京的发展很有可能遇到阻扰。
这个问题当时难倒了中央的大多数干部,就连毛主席也迟迟敲不定人选,直到彭真出现后,毛主席才下定决心,任命彭真为北京市委书记,而彭真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直接就挑起了这个重担,而且他在北京一待就是足足十七年时间,可以说,没有彭真十余载的付出,北京城也不会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取得飞速发展的成绩,那么彭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有怎样的才能?
1902年,彭真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当时正是清朝末期,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马上就要迎来该有的结局,但是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作为农民的孩子,彭真自幼生活在底层,他年幼时就吃尽了苦头,而且也深知劳动人民的不易。
作为家中的长子,彭真必须扛起大梁,他的父母都是没什么文化的老百姓,但是为了让孩子走出农村,他们还是不留余力地供应彭真读书,在彭家二老的坚持下,彭真如愿进入了省立第一中学,成为了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上中学那会,彭真正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彼时的他一生正气,在学校也结识了很多有志之士,这些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们,平日里最喜欢探讨革命道路,而共产主义,更是深深吸引着他们,自幼生活在基层的彭真,被共产主义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随后便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
1923年,彭真如愿通过了组织上的审核,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此之前,彭真已经参加过多次革命运动,虽然他还是一个学生,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士了,而且彭真读过书,对共产主义精神也有自己的认知。
此后,彭真被派到太原地区参加工作,在大革命期间,彭真主要负责思想宣传工作,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彭真的心境却非常成熟,他为人踏实,而且非常有远见,再加上彭真的领导能力突出,因此组织上很快就开始重视他,短短几年时间,彭真就成为了党中的红人。
虽然彭真于1929年不幸被捕,但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一直到1935年,彭真才重获新生,回到了一线的革命战场,此后,彭真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在地方组建革命根据地,扩大我党的影响,红色共产主义也逐渐宣传开来。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彭真一直留在一线工作,他的政治觉悟非常高,早在延安时期就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政策,而且在解放战争时期,彭真也多次为组织出谋划策,这也是毛主席重视他并任命他为北京市第一任市委书记的原因。
成为北京市委书记之后,彭真自觉责任重大,因此一刻也不敢松懈,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城市的发展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新生的中国也面临许多考验,这些都是彭真需要考虑的因素,好在他革命经验丰富,即便身肩重任也没有显得手无足措。
在彭真的带领下,北京的城市发展建设速度非常快,除旧迎新、建设学校、修建家园,短短几年时间,北京这座城市完成了脱胎换骨,不管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市风气,都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
有人在,就有希望,历史上的北平一直都不太平,但是彭真在北京的十多年时间里,整座城市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中古首都,北京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而且在组织上的领导下,老百姓也团结一心,所以会取得巨大成就。
和北京的发展相比,彭真自己的仕途并不算一帆风顺,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在特殊时期,彭真曾遭到迫害,直到七十年代才重返政坛,此后,他又于1983年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官至正国级,1997年,彭真在北京病逝,享年九十五岁,这位一生为国为民的老前辈,在晚年也依然没有忘记身上的责任,在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光阴,他依然在用力发挥自己的余热。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