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惠萍
台湾杜邦总裁黄坤煌4日说,台湾优势只剩5年,似在提醒台湾已荣光不再,但网友回应中传出一声冷笑:明年就完蛋,哪还有5年?
在良药苦口和讳疾忌医之间,台湾要选哪条路?
为了给台湾找出路,洪秀柱选择闭关。三天后,她出关,“偷梁换柱”“退而求其次”“撒娇要资源”的传言被击得粉碎。其实,传言原就经不起推敲,毕竟,纵使以洪秀柱的人气、经验、职位来看,她不像“完美参选人”,但可还有另一个“洪秀柱”愿投入一场责任重于权利的试炼?
昨天,洪秀柱在出关讲话中做了意味深长的对比:马英九做多错多,民调甚至比贪腐的陈水扁还低;李登辉却在泛绿纵容下说出了最为恬不知耻、数典忘祖的话。
评价人物采用双重标准,原是人性中最奇怪的一面,而在蓝绿分立的台湾,这种畸形心态尤为突出。参选一段时间后,想必洪秀柱更能理解如马英九一般想扭转风气而不可得的人们的心境,或许,这才是她去菩萨前求解的初衷。
台湾政治人物的宣言大都在讲理想,岛内不缺梦想贩子,也不缺让人热泪盈眶的文章。不过,不打到痛处,不拿出对策,怎么说都是虚幻。洪秀柱显然没有白闭关,因为她找到了台湾的症结:当民粹绑架选举,甚至整个政治生态,以致胜选必须依赖媚俗,则这样的胜选有何意义?并且,她还开出了处方:替两岸创造真正的和平。
知道问题和答案的人可能并不少,但大家不说,因为,说真话会引来群情激奋、群起攻击。于是,台湾政坛这群心照不宣的演员,宁愿以和稀泥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梦想与台湾的未来。所以,洪秀柱说:“病因就在政治,更在我们这些从政的人。”
洪秀柱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孟子名言曾因被金庸笔下大侠萧峰发扬光大而广为人知,如今,小女子洪秀柱用这句话展现其参选路上风雨无阻的决心,也透出一种“侠”的意蕴——纵使毁谤加身,仍然坚定如铁。回想数月前,她从一开始便将选举定位成逆风飞翔,想必她所期待的,正是以一次富有理想色彩的“逆行”,让台湾真正“逆转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