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买下了这本书,书中所记录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看了之后也让我觉得毛骨悚然,我不敢想象,如果我的孩子也遭受这样的事情,我该如何处理。
房思琪:故事主人公。
热爱文学的少女,却遭到李国华的侵犯。当她因此陷入痛苦和不解时,李国华又用文学安抚思琪,并使她相信,这是老师对她的爱。思琪面对李国华的侵犯与凌虐,能够说服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是把这种罪行理解为“爱”。作为被文学喂养大的女孩,思琪所接触的爱情都来自于文学世界,“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是她所理解的爱情。尽管思琪一直劝导自己,但最终非但未能唤醒施暴者良知,反而使其变本加厉,所有的修辞无法改变强暴这一事实,她彻底放逐自己的灵魂,再也不想回到意识世界。
刘怡婷:她和房思琪既是邻居又是同学,她们单纯美好,自幼受文学浸染而被称为精神的双胞胎。她们到台北上学时,思琪告诉她自己和李国华的关系,怡婷感到恶心。在他们接触日益亲密时,她甚至有些嫉妒思琪,但她看不透老师,也不知道思琪的蒙羞。直到思琪发疯,怡婷读到了她的日记,回想起两人共同经历的生活,怡婷难过得眼泪直流。
李国华:房思琪邻居,补习班老师。他第一次在电梯里见到房思琪,就萌生了占有她的邪恶念头。年满50岁的他,像以前做的那样,以免费给房思琪、刘怡婷补课为名,利用与思琪合理独处的时间,乘机强暴了她,并借“爱”之名,维持五年之久。李国华深知少女们的羞耻感,并屡次借此为自己的长期性侵提供便利,且洋洋自得,非但没有丝毫的罪过感,反而以此为乐。
许伊纹:房思琪邻居。她作为思琪和怡婷的文学领路人,婚姻的缘故让她放弃了学业,也正是两个女生的出现让她看到了沉闷生活中的微光。已婚的伊纹在外自诩“许小姐”,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钟情像是她命运中吊诡的预言,扭转的称呼、文学的救赎不能愈合她长期遭遇家暴后淤青的皮肤,一年四季高领长衫讳莫如深。在被又一次醉酒的丈夫家暴流产后,她选择了离婚。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房子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国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怡婷是思琪的同龄伙伴,她们之间的友情亲密且复杂,童年对爱情的向往移情到老师身上,嫉妒便横亘在她们之间。当李国华还被思琪、怡婷视为可亲可敬的老师时,老师的话被她们当作圣旨,每一言内意、话外音恨不得抽丝剥茧地玩味。学业高压之下,她们对未来的妄想全都移情到李国华身上。在思琪的眼里,他带着真理光芒而来,一整面墙的原典标榜学问。
事实上,李国华尽心竭力购置的书架、四处搜罗的小说仅是他的助演道具。当他徘徊于黑板之前,踱步的沉思掩饰着他的狩猎计划。在他的侵犯下,思琪挣扎走过青春的伊甸园,所有关于情与性的惑已不再是谜题。思琪饱受恐惧和折磨,偷偷暗示父母李国华的所作所为,父母却相信为人师表的外人。思琪不死心,把她的遭遇当成别人的事情讲给父母听,父母却说这女孩这么小年纪就很“骚”,而后思琪再没提过这件事。怡婷目睹思琪南辕北辙,但她看不透,更不知思琪承受的羞耻和屈辱正是来自这位“讲台权杖”的压榨。这些隐秘,直到房思琪在山中发疯,并被送入精神病院,怡婷翻开思琪的日记才揭晓。
此书是台湾作家林奕含所创作,她少时曾遭性侵而患精神疾病,两度考上大学但都因健康原因休学。林奕含在小说后记中说道,她怕消费任何一个房思琪,也不愿伤害她们。创作此书时,她每天写八个小时,写的过程中痛苦不堪、泪流满面。她更坦言,自己所写的最可怕的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