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哭了,把头深深地埋在毛巾里。
这位下月就将年满36岁的男人,时隔五年,再度称雄全英草地俱乐部,成为公开赛年代以来年龄最大的温网男单冠军。
在过去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只有他和家人知道这段时间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这背后的心酸、坚持和付出,又有谁能懂?
当我们认为他的职业生涯已走向末路时,他却从未放弃过努力,也不曾放弃过梦想
为什么我们会为费德勒的故事,感动不已?
因为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
十年前的费德勒,英俊潇洒、天赋异禀、纵横网坛、难逢敌手,那时的“费天王”超凡脱俗,简直就是为网球而生,似乎距封神已然不远;迈过而立之年的费德勒,体能下滑、伤病增多、单反威胁不再,技术优势不足以对抗年轻选手的强力冲击,失败、失落、失意,甚至是失望接踵而来……2012年以来,大概是费德勒职业生涯中最灰暗的一段时光,无法问鼎任何一项大满贯。
17冠,已是终点?
质疑声四起。往昔习惯了“费天王”战无不胜的“奶粉”,也只能无奈地一次次为偶像的失败而扼腕叹息。
费德勒的至高成就,让我们无限敬仰;但瑞士人王者归来的动人故事,却更能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之所以因35岁的费德勒而格外感动,是因为我们突然发现他亦是凡人——近些年,他的天赋好像突然消失了,他经历过痛彻心扉的失败,远多过赢得鲜花掌声的成功,当我们认为他的职业生涯已走向末路时,他却从未放弃过努力。曾走过辛酸,曾遇过痛和病,也曾有过黯然神伤,但他却从不曾放弃梦想。在历经苦苦五年的等待后,一朝破茧,两度成蝶。
网球是一项多么奇妙的运动,人生又有着多么无法预知的际遇。巅峰之上,蓦然回首,费德勒掩面而泣的万千感慨绝不难理解。
“五年了,大满贯冠军我一直等不来。”费德勒说完便哽咽改口道:“不是等,我是怎么拼都拼不来。我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才努力让自己的信念重新坚定下来。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重新站在全英草地俱乐部的舞台中央,如今,我真的来了。”
是啊,从费德勒身上,我们明白,所谓“卧薪尝胆”这种事情,真的存在;所谓“天道酬勤”这种道理,亘古不变。也许正如那首歌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又或如柴静所言,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真的不足以谈人生。
人生犹如一场拉力赛,有时领先,有时落后,但你只要在路上,总会有机会
1记干脆的ACE球结束了这场101分钟的较量,费德勒终于完成了温网8冠的夙愿。
没有仰天长啸,没有激情呐喊,也没有倒地落泪,这一次,费德勒选择了一种相对安静的庆祝方式,他只是朝着家人的方向振臂高呼……但和过去一样的是,“费天王”依旧热泪盈眶。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拉力赛,有时领先,有时落后,但你只要在路上,总会有机会。
7月16日,在201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压轴大戏中,直落三盘横扫西里奇,费德勒时隔五年再度加冕温网冠军。从2003年到2017年,15年间8次在全英草地俱乐部加冕,费德勒也超越桑普拉斯,成为温网夺冠次数最多的男球员,排在他前面的只有纳芙拉蒂诺娃的9冠。
从比赛进程上来说,这并非是一场人们愿意看到的完美决赛,面对左脚受伤并且局间休息时沮丧大哭的西里奇,费德勒以6∶3、6∶1和6∶4取得完胜。这场温网男单巅峰对决仅仅维持了101分钟,仿佛好戏刚刚上演,就戛然而止。
从结果上来说,这却又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完美结局。费德勒赢得史无前例的温网第8冠,大满贯冠军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了19个。本赛季已手握2个大满贯冠军的费德勒,继续提升着自己的历史地位——他身后的“追赶者”,纳达尔15个,桑普拉斯14个,德约科维奇与埃莫森同为12个,与他相距甚远。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温网之旅中,35岁的费德勒连胜七场未丢一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他上一次以如此完美的状态加冕大满贯还是在2007年的澳网,那时25岁的费德勒风华正茂,如日中天。而上一位能在温网未丢一盘折桂的男球员,还要追溯到遥远的1976年的瑞典传奇比约·博格。
在晋级之路上,费德勒击败了兹维列夫、迪米特洛夫、拉奥尼奇、伯蒂奇、西里奇等众多草地高手,要知道,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比穆勒、奎雷伊容易对付。在冷门迭出的温布尔登,纳达尔、穆雷和德约科维奇都爆冷出局,只有费德勒做到了笑傲群雄。
“挑战者杯”,是温网男单奖杯的名字,也是温网参赛者最应该拥有的姿态,每一个踏上全英草地俱乐部的人都是勇敢的挑战者,费德勒也是如此。温布尔登只认可最后的征服者,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配享受王者的荣耀。
回顾夺冠历程,费德勒也感觉不可思议:“我一直有梦想,也一直相信,我能重回这里。但能打得这么好,我自己也感到吃惊,不过这都是我努力训练的回报。”
没有礁石,就没有美丽的浪花;没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
1998年,温布尔登成为费德勒梦开始的地方,他在这里拿下了青少年男子单打冠军,崭露头角。如今19年过去了,费德勒手握19座大满贯奖杯,成为现役的网坛传奇。
但是在今年澳网之前,每个人都赞美费德勒,也敬仰费德勒,说他是完美的,但已是过去的一代人。球迷提起他,还是追忆2003年至2010年间的统治,谈论他优雅的单反和完美的技术。
2011年开始,费德勒好像有点老了。
球场上,他的体能、他的力量、他的进攻威胁,甚至他的状态稳定性,以及遇到暴力型猛男的束手无策……费德勒的弱点愈发明显。
漫漫人生路,难免有起伏。2012年,温网夺冠之后,他一度陷入低潮。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他也曾三度闯进大满贯决赛,但2014年的温网、2015年的温网和2015年的美网,他都输给了德约科维奇,连续屈居亚军。大满贯的数量长时间定格在17个。
从纳达尔横空出世,再到德约科维奇独领风骚,以及穆雷的强势崛起……已经有无数的预言告诉我们,费德勒“大限已至”。
2016年温网半决赛,刚刚接受膝部手术尚未恢复的费德勒与拉奥尼奇苦战五盘,抱憾出局,随即费德勒做出了休赛半年的决定。在比赛中他曾重重地摔倒,并在温网的草地上趴了几秒,不知是不是在那一刻他做出了暂时休息的决定,但就从那一刻起,球迷已经开始认真地思考,费德勒的时代也许真的一去不复返。美人白头英雄迟暮,最是人间伤心处。
然后,到2017年,忽然之间,他又王者归来了。
天赋是消耗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最伟大的运动员,往往会想尽办法,用勤奋来抵御岁月的侵蚀
2009年,费德勒加冕温网第6冠时,妻子米尔卡正怀着双胞胎女儿;2012年斩获温网第7冠时,女儿们已经在看球;2017年,当他夺取历史性的第8冠时,看台上又多了对双胞胎儿子。
时间在流转,成就在累积,费德勒却从未停止过前进。
复兴,从舍得开始。从2012年开始,费德勒开始学会“保养”自己的身体,逐渐减少参赛数量。2014年至2016年,他每年的参赛数量分别是85场、74场、28场,其中有伤病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出于身体休整的考虑。
2016年,他在温网之后直接放弃了奥运会、美网以及亚洲赛季,从而迎来了2017年在澳网上的大爆发。随后,瑞士人再度放弃了法网等红土赛事,集中精力备战温网。事实证明,这样的“养老”计划颇具效果。
新的团队和训练方法,将费德勒的技术打磨得更加全面。2011年底,教练安纳孔在迪拜为“费天王”琢磨出了新的训练法:一边度假,一边每天花两到四小时训练击球的节奏。如今费德勒的发球更加炉火纯青,甚至就连往昔常遭对手攻击的反手也更加强大。技术的全面,也让费德勒的攻击力更为强悍。
天赋是消耗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最伟大的运动员,往往会想尽办法,用勤奋去跟时间换取一些东西——技巧、经验、力量,来抵御岁月的侵蚀。
前英国名将亨曼就坦言,费德勒看似轻松的赢球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他总是一丝不苟,我曾亲眼看到他在更衣室里进行背部和肩部的力量练习。”
参赛数量的减少,换来的却是质的飞跃。2017年参加的7项比赛中,费德勒除了迪拜赛和斯图加特赛分别止步次轮和首轮外,其余5项赛事全部夺冠,其中包括2个大满贯和2个大师赛,总战绩31胜2负,如此表现用惊艳似乎不足以来形容了。
经历过低谷,经历过手术,经历过长期养伤……35岁的费德勒依旧在进步,依旧在挑战自我,仍然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费德勒的网球生涯,始终在打破纪录、超越自身、书写传奇,更可怕的是,如今35岁的他依然对网球心存敬畏。
绿草如茵、 一袭白衣,头上那飘飞的发带,优雅的击球方式……15年的岁月似乎并没有在费德勒的身上留下过于明显的痕迹,但却留下了19座沉甸甸的大满贯奖杯。
从17冠到18冠,费德勒等了五年;从18冠到19冠,瑞士人仅用半年便再度创造了奇迹。那么,费德勒的20冠、21冠……还会远吗?如果不远的话,希望我们可以追得上他的脚步,以免错过了网坛最好的风景。
图:7月16日,在2017温网男单决赛中,费德勒以3∶0战胜西里奇,获得冠军。图为费德勒举起温网奖杯。
新华社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