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长时间蹲着、坐着或者躺着猛然起身后会出现眼前一片黑蒙,头晕眼花的现象,但是过了一会儿后就消失了。这就是临床上常说的体位性低血压。
因为体位性低血压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人都不当会儿事,更没人会把它当成是一种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体位性低血压跟高血压一样,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点就是直立的时候,血压会持续下降,同时伴有眩晕,眼花,面色苍白等血脑血管缺血的症状。
那么就有人疑惑了,既然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疾病,那需要吃药进行治疗吗?得了体位性低血压呢,不用太担心,平时也不需要吃药,生活中需要多注意这四个细节,就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症状。
一、改变体位的时候动作要慢,在起身的时候,首先要先活动下四肢,起床的时候在床边先呈坐位1-3分钟,然后再缓慢过渡到站立位。二、保持锻炼,在自己身体能力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每天运动30min,以增加体内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三、合理膳食,建议少食多餐,低糖饮食,减少导致血管扩张的食物的摄入,积极补充水分。四、排便时尽量选用坐便器来代替蹲位。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心态,你明白了吗?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守护健康呼吸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