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暨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论坛在西电北校区举行,28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代表、15家集成电路行业企业代表参会。系列活动引发媒体关注,央广网、新华网均跟进报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张新亮充分肯定了过去二十年来微电子学院取得的优异成绩。他希望学院以建院二十周年为新起点,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国家培育学科素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面向集成电路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制,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坚持引育并举,紧密围绕学科科研方向,打造聚集国内外集成电路领域一流人才高地;紧密对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微电子学院院长张玉明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在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爱国、报国、强国,串联起西电微电子人的奋斗主线,立足新时代,学院将牢牢把握时代方位,锚定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矢志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用创新笃行的精彩实践为中国“芯”标记西电微院注脚。
微电子学院首任院长杨银堂回顾了微电子学院的创办历程,指出一代代西电微电人始终赓续着红色血脉,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问题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微电子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微电子学院而努力奋斗。
开幕式上,西电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网站正式上线,平台官网将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契机,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供需服务和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深度连接产学研用,坚持开放融合,推动产教融合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同时,为更好地彰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成立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红芯共同体”,合力架起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桥梁,持续深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沃土,一道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魏少军,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孙伟锋(受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委托),华天科技总部技术市场中心总监刘卫东分别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们进行了交流。
活动期间,微电子学院还举办了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芯青年联盟成立仪式与中国芯青年微电子行业筑梦之旅启动仪式。据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芯青年联盟由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共同发起成立,首任轮值主席设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旨在搭建各高校师生合作交流平台,为我国集成电路的行业发展、科技进步凝聚芯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在讲话中对芯青年联盟的成立表示肯定,并对广大芯青年寄语:要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树立发展目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敏锐把握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学会使用全球思维思考集成电路行业问题;要不断厚植家国情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洪流,坚守家国情怀初心,担当科技报国使命;要不断主动担当作为,练就过硬本领,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提升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要不断发扬“钉钉子”的专注精神,将所学专业和自身科研做到极致,争做堪当时代重任的集成电路产业急需人才。
论坛期间,清华大学硕士生康卓栋、北京大学博士生唐睿、浙江大学博士生黄金峰、复旦大学博士生胡焱、南京大学本科生陶雨薇和西电本科生王宇轩分别围绕国际视野、多元文化、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等,结合自身学习科研依次进行主题分享。
依托中国科协学风传承项目、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芯青年联盟,西电微电子学院跨校、跨师生、跨专业组建了14支实践团、600余人,将分赴全国20个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40余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中国芯青年微电子行业筑梦之旅,展现芯青年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精神面貌。
拓展阅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03年,自1958年建立半导体专业,是国内较早开展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首批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单位、首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60余年来励精图治、接续奋斗,陆续建成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及重点学科实验室等近10个国家级平台,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招生规模居国内第一方阵,每年培养本科毕业生500余人、研究生毕业生600余人,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共7项。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第二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宽禁带半导体教师团队等骨干教师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西电招生办”
素材来源:央广网、新华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等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