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全书还是8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以及语文要素。

学生在学习这本语文书之前,或者是老师备课,先要了解一下全书目录的内容,以及每个单元的侧重点,还是先了解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一、第1单元内容解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个单元是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一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这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给孩子们展现出了大自然中的生灵,是那么的可爱和美丽。

本单元一共有两个语文要素,第1个语文要素是“试者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那么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有“读句子,想画面”,那三年级上册是对之前的一个承接和继续学习,第2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大家别忘了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单元习作,第1单元的习作的要求是让孩子们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在《荷花》一课也安排了一个小练笔,是仿写一种植物。

大家要明确小练笔的安排是为了本单元习作的一个踏板,也就是在正式习作之前通过小练笔把这习作的难度降低下来,在正式写作之前,孩子们去写一种植物,那么可以把这个植物的样子颜色写清楚。

二、第2单元内容解读

这1单元中的4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课文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这个单元的课文,孩子们会很喜欢,因为通过故事的形式明白道理是孩子喜欢的形式。

这些故事也为孩子们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总结,试着让孩子总结出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了怎样的道理,大家呢也要重视《语文园地二》中交流平台中的内容。

这个单元的后面还有一个特殊的栏目,就是快乐读书吧,通过快乐读书班的学习,向孩子们推荐本学期的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这一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习作的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三、第3单元内容解读

第3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1单元也编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的情景,表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让孩子们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纸的发明》这一课向孩子们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赵州桥》介绍了我国河北省赵县洨河上一座著名的石拱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街市,让孩子们看到了古都的风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语文要素的落实要联系每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的例子去加深体会。

第3单元有点特殊,因为这1单元中还有综合性学习这个栏目,这个栏目是孩子们第1次接触,是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收集和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和收集资料,然后展示成果,交流分享、评价等流程进行。

本单元的习作是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四、第4单元内容解读

这个单元是以“观察与发现”作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花钟》《蜜蜂》和《小虾》。

《花钟》一棵是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而《蜜蜂》这一课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蜜蜂是具有辨别方向能力的;《小虾》这一课通过观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那这1单元的课文布置,目的是让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身边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以上就是三年级语文下册前4个单元的内容解读,那么希望同学们对前4个单元的内容有所了解,这次就分享到这里,下次再聊!

觉得上面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积极的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