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是著名灾难电影《流浪地球》的开场白,而如果你常关注全球的气候灾难,你会发现,电影里的台词,竟然在渐渐变为现实。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世界各地的极端气候灾难:北极冰川大量融化,加拿大、美国、环地中海地区山火接连不断,亚马逊森林系统濒临崩坏,另一边却是洪涝灾害和泥石流冲垮了南欧国家,中国许多地区也未能幸免……天灾如此,“人祸”也毫不逊色,就在几天前,我们还见证了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

过去的几个月份,地球仿佛拉响了“红色警报”,世界各地都进入了“灾难模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这么警告人类:“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已经到来。”

气候变化的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预期,为什么会这样?科技和自然是否确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还有机会阻止或自救吗?地球即将迎来的“小冰期”,是否会成为一道救赎的曙光?

气候剧变,全球沸腾,极端灾害越来越频繁

2023年已经过了大半,要问我们对气候或者环境有什么特别的感触,最明显、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就是——太热了!

随便刷刷社交平台,上面挂着的热搜是“42℃都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女子高温天买活虾到家熟透6只”、“高温让空调安装师傅成了最难约的人”、“xx地突破最高温记录”……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红警,网友们不禁纷纷感叹“见证了历史”!

不过,这并不只单纯是人们“体感”的结果,更是全球环境组织在经过科学的监测后,得到的结论。刚刚过去的7月,已经成为地球上有史以来(至少是12万年以来)最热的一个月!地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7月的平均气温高至少0.24℃,比1951年至1980年间的7月平均气温高1.18℃

但看数据你可能觉得并没有什么,但如果具化成环境中的表现,则十分触目惊心:全球变暖1.5℃,意味着平均2个月干旱、野火发生的概率升高41%;小麦、米、黄豆产量严重下降;海平面升高48厘米,世界46万居民被迫移居,70%-90%珊瑚礁灭绝。

而一旦全球变暖的温度达到3-4℃,就意味着,每个地区本地的鱼类都会灭绝格陵兰岛的冰川会全部融化,土地再无粮食生产能力,一半动植物都面临着灭绝危机,海平面上升至少7米,全球将有至少4亿人流离失所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到了“沸腾”的程度!地球上最先表现出危机情况、首当其冲的,正是两极地区以及广阔的海洋。

今年7月,北极圈温度一度飙升到了惊人的32.5℃,这个温度哪怕放在中国的各大省份,也能让人们叫苦不迭了。而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甚至已经可以穿短裤短袖、打冰上排球。在7月15-17日的三天时间里,格陵兰岛每天大约都有60亿冰融化,足以填满720万个游泳池、淹没一个小洲。

冰川一融化,北极熊和企鹅就要遭殃。无家可归、无处寻找食物的它们只能前往人类的居住地觅食,人熊、人鹅冲突在所难免,也必然造成损失。此外,一旦冰川照这个速度持续融化下去,全球海平面都将升高,届时,一些沿海国家、岛屿,将被彻底淹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工业时代以来,海洋就吸收了人类活动产生的90%的多余热量,全球海洋的温度正在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而海洋温度的升高往往意味着海洋含氧量的减少。北大西洋、地中海和墨西哥湾的许多地区发生了海洋热浪,直接威胁了海洋动植物以及周遭人类的生存。

这最直接的结果自然是海洋动植物的流离失所、集体死亡,甚至是灭绝,对赖渔业以生存的人们也是灭顶之灾,经济可能受到巨大影响,而这又将造成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同时,人类的各种“作死”行为无疑又在给海洋雪上加霜。日本对海洋直接排放核废水无疑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而此前多年来海洋的塑料污染垃圾污染石油泄漏等环境问题也一直屡禁不止,不见有太多的治理成效。

海洋和冰川如此,广袤的大陆地区也不好过。加拿大方面,唐顿湖山火已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连续烧了3周,仍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据悉,加拿大今年以来已经发生了超过5000次山火,蔓延超过1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有记录以来山火最猛烈的一年。

直到今天,加拿大的山火仍有1000多处没有扑灭还有658处处于失控状态政府的消防资源已经应接不暇,流离失所的百姓生存得不到保障不说,还被迫自发组织山火的“自救”,以稍微挽救一些森林动物的生命以及少许财产。一些居民甚至在采访中悲伤地表示:“我们已经被抛弃了。”

欧盟气候检测机构表示,今年以来,加拿大山火产生的烟雾排放量,已经达到往年全年排放记录的两倍;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专家的研究结果则显示,此次加拿大山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0亿吨。

加拿大森林服务局森林火灾专家林恩·约翰森更是表示:“我们将和森林火灾以及所有这些烟雾共存,不仅现在,还有未来很多年。”这意味着,山火将大大加剧全球变暖的现象。

加拿大的邻居美国也在水深火热之中加州发生了今年最大的火灾,甚至催生了“火龙卷”,给人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州一种特殊的在恐龙灭绝时代幸存下来的树木——约书亚树,可能会因频繁的山火而彻底灭绝。

环地中海地区的山火则像一个巨大的火环,意大利、希腊等地的山火同样来势凶猛,总计已经造成了超过100万吨的碳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而前往当地旅游的游客也因此大量被滞留,得不到好的安置。

8月初,我国内蒙古北部林区也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各火场投入灭火的救援人员已经达到5000人。

极端干旱和山火频发的另一边却是难以预料的洪涝灾害南欧许多国家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多地发生泥石流,房屋和农田被冲垮、道路中断。斯洛文尼亚地区的洪涝灾已经造成了至少1.6万户家庭受损,而救援人员则因连日大雨难以前往其中搜救。

就我国来说,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河北省降雨量达到惊人的275亿立方米,爆发了特大洪灾,共计388.86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截止8月10日,已经有29人遇难,仍有16人失联。

全球沸腾,原因在何?

全球温度急剧升高,一大原因是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显然是大头,占据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75%以上,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的近90%。

而这些燃料燃烧的用途则主要是这几个领域:发电、交通工具、生产、建筑供能等,还都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停不下的领域。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较为“绿色”的燃料,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电动汽车批量投入市场就是一大佐证,不过就结果来说,收效十分微小。

此外,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商品的过度消费等,也是造成全球温度升高不可小觑的几个要点。森林是地球之肺,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会导致其吸收二氧化碳量大幅减少,自然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全球温度也因此增高。

对商品的过度消费背后则是巨大的产业链,不仅和树木有关,还和各种珍惜动植物有关,直接造成了动植物的伤害,同时,过度包装也是过度砍伐树木背后的一环隐藏现象。

如何阻止气候变化?“小冰期”将是地球自救之举吗?

早在2020年12月,提出“全球沸腾时代”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提醒过人类,呼吁各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以挽救人类对地球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魏科在2022年时也说过:“我们现在不仅在公元2022年,也在气候危机纪元三年。这是人类历史,也是地球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气候危机纪元三年”,正是以古特雷斯呼吁各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为元年计算下来的,而这么看,今时今日的2023年已经是“气候危机纪元四年”,而地球环境仍旧越来越糟糕。

魏科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未来的气候取决于未来30年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怎么来适应这个世界、怎么来改变这个世界。”为人类应对极端环境灾害提出了一条道路。

就个人来说,尽量低碳生活,不浪费不应浪费的能源、资源,分类回收垃圾,显然是我们已经能做到的最大努力。此外,国际、政府、组织等有着更大号召力和强制执行力的群体更应该以身作则,提出可以有效应对、缓解极端环境问题的举措、倡议等,显然比个人忙活来忙活去有效得多。

不过,在一片水深火热中,也有人提出,人类大可不必如此骄傲,实际上,人类的行为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地球自然有着自身的调节机制,还轮不到人类来管!他们认为,既然人类现在没有有效的手段组织地球环境恶化,还不如等着“小冰期”的到来,在此之前先尽量适应环境变化。

根据科学研究,地球受太阳活动影响,每隔一段时期,就会温度升高,而这段时期过去后,又会出现整体的温度降低,称为“小冰期”。上一次地球的“小冰期”,大约处于我国的明清时期。而科学家们预测,下一次“小冰期”,可能就在2030年左右。届时,全球变暖的效应将得到缓解。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吗?还是等着地球的自然调节呢?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