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简称青大,在山东省,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1958年山东大学的主体由青岛迁往济南,山东大学迁走后,青岛就感觉很失落,于是便想在青岛重新办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来填补山东大学留下的这个空缺。
在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1985年在青岛职业大学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青岛大学,当时的领导人胡耀邦还亲自为青岛大学题写了校名。
所以要说青大的校史简单也很简单,它就是1985年创办的,大家都知晓的。
按道理来说,青岛大学的校史应该就从1985年开始算起了,毕竟,你是新成立的学校,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呢。
正当大家以为事情就是这样的时候,往往事情的发展却并不是这样。
1993年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
组成了新的青岛大学,那新青大的校史怎么算?
按照以往有的高校的做法,新学校的校史就是以学校合并的日期为起点计算。
比如说,华东师范大学,1951年10月由大夏大学(1924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等几所学校合并而成,后来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起点就从1951年10月算起。
但是这样算,青大就不乐意了,不行,太短了。
第二种方法,以合并中的主体高校的校史作为新学校的校史,那就是说要以青岛大学的校史来作为新的青岛大学的校史了。大家一看:从1985年到1993年才8年时间,也太短了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机遇来了:原来在青岛的历史上有一所大学叫私立青岛大学。青大心想,我能不能往这个私立青岛大学的身上去靠一靠呢?
这所私立青岛大学是1924年北洋政府在青岛创办的,1930年改称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称为国立山东大学。
所以严格来说这个私立青岛大学应该是山东大学校史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这个私立青岛大学与现在的青大没什么关系,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但是对青大来说,我和这个私立青岛大学就是有关系,那怎样才能搭上这层关系呢?
青大认为,我的青岛医学院以前就是山东大学医学院,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你山东大学又是在国立青岛大学上面改得名字,而这个国立青岛大学以前的名字就是私立青岛大学,那我这个青大是不是跟这个私立青岛大学就有关系了。
意思就是在转折亲上面加一个转折亲再加一个转折亲。
看上去青大说得有点道理,不过这种说法被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手拒绝了,意思就是你青大的校史不能与私立青岛大学混为一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青大只有剑走偏锋了。
那就是看参与合并的几家高校,哪家的校史最长,就以它的校史来当作新的校史。
这种计算校史的方式不常用,因为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高校在以后的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再与其它的高校合并与重组,后面就很容易导致校史混乱。因为,如果今天张三合并进来,张三的校史长,就以张三的为依据;那明天李四合并进来,李四的校史长,是不是又要依李四的,到后来岂不是一团乱麻。
但此时,也别无他法,青大只能采用这种方法啦。
这四所高校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青岛医学院,青岛医学院成立的时间是1956年,它是从山东大学的医学院独立出来的。
这样一算,青大是大喜过望。
你看,1956年是不是就比1985年就早了三十年了。
而山东大学医学院是1946年成立的,
你看,1946年是不是比1956年又早了10年了。
山东大学医学院是1946年成立的,那这个医学院之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顺着这条线索,青大继续往下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到了。
原来,山东大学于1946年在青岛复办的时候曾经合并了德华高等专门学堂的医学学科,后来把这个医学学科建成了山东大学医学院,而这个德华高等专门学堂是1909年成立的。
这下可把青大乐坏了,原来在这里啊。
你看,1909年啊,到现在也有百年了。
于是青大赶紧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把这个百年校史好好的理了一下。
德华高等专门学堂(1909年)——山东大学医学院(1946年)——青岛医学院(1956年)——青岛大学(1993年)
其实,德华大学在1914年时,因为一战爆发,完全解散了,校产并没有留存延续下去,在校师生中,大约一半多去了上海同济医工学院,因此,说它是同济大学的校史渊源,其实更有道理。
当然了,对于青大来说,只要有这个德华大学就够了,就可以当作源头了。
那青大的这番操作,行不行呢?
要说不行呢,也不是,也可以这样操作,毕竟国内用这种方法计算校史的高校多了去了。
但是,大家看了以后会不会有一种错觉:就算是能这样操作,这也只能算是青岛医学院的校史。况且,你青岛大学并不是在青岛医学院上面改的名,而是四家合并之后的名字,感觉是拿了青岛医学院的校史硬往青大的身上套。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