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石冰冰

近期人民币持续贬值再度引发市场普遍关注。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挫,其中离岸人民币逼近7.34,续创2022年11月初以来的新低,而在此之前的半个月时间,人民币贬值超1700个基点。8月16日,截至风口财经发稿之前,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3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缘何承压?人民币汇率后期走势如何?这一次监管层会出手吗?对此,风口财经采访了相关专家。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缘何承压?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明显加剧,《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为6.4%。而过去五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率均值约4%。

实际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密切相关。Wind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近一个月内反弹幅度较大。7月13日,美元指数报收99.7569点,为2023年来最低点,但随后持续上行,8月14日收盘,美元指数重新站上103点。截至8月15日,美元指数在8月份累计走高约1.14%,如果从近期升势的起点(7月13日)计算,美元指数累计走高约2.42%。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承压,主要是由美元指数反弹抬升所出现的被动贬值。由于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并担忧欧美银行业的基本面,对美元的避险需求有所提高,推升了美元指数。

此外,15日中国央行宣布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也让中美利差有所扩大,叠加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尤其是其恢复向好基础的关注,使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的、短期性的承压。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近期人民币贬值主要受国内经济数据接连超预期放缓,引发是对经济修复动能走弱担忧,加之近期美元反弹,跨境企业分红购汇,也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扰动,但人民币对一揽子汇率近期处于6月9日以来的高点,外汇市场平稳有序。”

人民币汇率后期走势如何?

昨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010亿元1年期MLF和2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1.80%,上次分别为2.65%、1.9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LF中标利率下调15个基点系三个月内第二次降息,且下调幅度高于6月(下调10个基点)。

提及降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周茂华分析,“央行超预期降息对汇率变化偏正面,尽管表面上央行降息会扩大中美利差,但是如果综合考虑中美通胀差异,中国实际利率仍具优势。从内外环境看,目前影响人民币汇率最大因素来自国内经济复苏前景预期,同时,美元反弹,也构成一定扰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是升值的。此次央行通过降息有助于提振国内消费、投资,促进经济加快复苏,叠加人民币资产估值低洼,央行加码稳增长政策,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从今年整体走势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是处在波动走低的情况,尽管7月出现阶段性升值,但进入8月又开始震荡下行。今年年内人民币会怎么走?周茂华告诉记者,近期人民币跟随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但从内外环境趋势看,继续看多人民币汇率走势,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一是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但内需复苏有望延续,服务业保持积极扩张态势,近几个月稳增长政策力度明显增大,政策效果滞后显现,内需复苏动能有望回稳向好;二是我国跨境资本有序双向流动,人民币汇率弹性强,外贸韧性足、人民币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维持3万亿美元上方,为人民币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美联储本轮加息接近尾声,指标显示美国基本面趋缓等,美元上行空间存在明显制约。”周茂华表示。

展望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庞溟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步伐已近尾声,我国宏观经济基础好、实力强、信心足,外汇政策工具箱办法多、工具全,预计“7.3”将是人民币在三季度的最低点位。后续汇率走势将继续受到美元指数、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与政策取向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虽然仍会有一定波动,但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这一次央行会出手吗?

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本次例会提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例会在汇率方面删去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将政策引导方式从“优化预期管理”改为了“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并新增了“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的汇率管理目标。从央行表述看,降低了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适度阻贬的诉求或许在上升。

周茂华指出,如果外汇市场出现顺周期、偏离宏观基本面,出现“羊群效应”非理性波动等情况,结合以往经验看,央行稳定外汇市场工具多,除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之前用过的逆周期因子,调节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高人民币拆息等。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监管干预效果明显,汇率管理工具丰富足以保障市场平稳运行。6月末,在人民币汇率出现恐慌性贬值迹象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开始出手干预,并且效果极为明显:从6月29日起,中间价报价开始明显偏离前日收盘价,6月30日在岸汇率就触底反弹;7月20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7月21日Wind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就止跌且大幅回升。

在温彬看来,鉴于我国汇率管理工具较为丰富,即便后市人民币汇率再次出现恐慌单边走势,监管部门也足以平抑“羊群效应”,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