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与世界对话》栏目日前采访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86岁的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讨论中美关系走向。约瑟夫·奈表示,要警惕所谓“中美必有一战”的说法。他回顾了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认为中美关系大约以20年为一个周期产生重大变化,意味着两国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会出现改善。
美学者:应警惕中美“必有一战”说法
在采访中,约瑟夫·奈表示,中美关系在过去8年里经历了严重衰退。中国的高速崛起招致美国政府不满,美方这一态度转变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变得尤为突出。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中美关系正经历“新冷战”的说法。约瑟夫·奈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经济依存度远高于美苏冷战时期,中美之间并非“美苏冷战复刻版”,而所谓“新冷战”的说法具有误导性。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 约瑟夫·奈:
多数国家期望与中国建立成功的经济关系,获得中国市场的准入,但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希望被中国主导。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存在一种矛盾的做法:既不想签署遏制中国的冷战式政策,因为这会切断他们的经济准入,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与美国结盟,从而获得防卫力量。
约瑟夫·奈指出,“修昔底德陷阱”不应用来比喻中美关系,在新兴强国和现有强国发展竞争过程中,爆发战争不是必经之路。他进一步指出,要警惕“必有一战”的想法。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 约瑟夫·奈:
我认为相信“战争不可避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念,因为当你相信这是不可避免的时候,这一信念就会变成原因让战争爆发。所以这两个国家威胁对方生存的唯一方式就是贸然开战,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非常小心,不要让“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影响到我们的政策。
美学者:中美关系呈周期性发展,呼吁加大合作
在谈到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方向时,约瑟夫·奈提出中美关系发展大约以20年为周期,经历跌宕起伏,自2015年左右进入不信任时期,若以此后推20年,意味着中美关系在2020年到2035年期间将出现改善,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
约瑟夫·奈还表示,中美在气候变化、疫情等领域有众多共同利益,希望两国在未来10年内把握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
编辑:秋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