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位于上海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校的体育系、科组建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学校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杨浦、徐汇2个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设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23个;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拥有教职工近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9人;在校各类学生6000余人。
院系专业
学院有12个二级院系,开设本科专业17个。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演艺方向)
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方向)
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解说方向)
经济管理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产业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编导(体育舞蹈方向)
国际教育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附属竞技体育学校
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乒乓球学院:运动训练(乒乓球方向)
中国铁人三项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工696人,专任教师40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4%;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2人,其中教授77人。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1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上海市“海外名师”2人。
有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从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十余人。5人在亚洲体育科学理事会、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协会和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兼职,6人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1人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1人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含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同时拥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专业群,1个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另有6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其中中国乒乓球协会培训中心、全国羽毛球培训中心和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等教学训练实体,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以及各级各类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任务。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公共管理、艺术、新闻与传播、旅游管理 上海市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体育教育专业群 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中国武术博物馆 上海市教委IV类高峰学科:兴奋剂检测上海研究院
教学建设
根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学校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市教学实验中心1个,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1个。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育教育实验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武术、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
上海市教学实验中心:运动人体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运动解剖学、大众足球、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学校体操、体育传播学、民间体育实践指导、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赛事管理、拳击理论与实践、体育场馆管理
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上海大学生武术艺术实践基地
合作交流
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试点院校,学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在校留学生超过1000名。 学校广泛拓展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建有1个中美学校体育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欧比较体育合作研究中心,聘请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的体育特使奥吉等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海外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与卢森堡大公国合作建立了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已开展与科隆体育大学等国际一流体育大学的深度合作办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在澳门合作举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学校大力深化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目前,中国乒乓球学院已被命名为国际乒联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