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来了,49岁的王女士叒没躲过去。前段时间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虽说已经 ‘阳康’一段时间了,但王女士仍然感觉浑身都不舒服!
因为新冠可能导致心脏方面的疾病,她对比了自己的症状,经常失眠,有时会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甚至左胸口还会感觉刺痛,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赶紧到医院去检查。
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结合王女士的描述,医生排除了冠心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初步判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告诉她心脏本身没什么问题,不用过于担心。
女士对此表示严重的怀疑,心脏的病能不严重吗?得赶紧治疗啊。
于是又去了几家大医院做检查,结果都差不多。经过跟多位医生的询问,才终于相信确实没啥事。经过耐心调理和休息,症状终于离她而去了。
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脏病有什么区别?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通过推动血液在全身流动,为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它们的代谢产物,使细胞保持正常功能。因此,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将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心脏异常所出现的病症均可以统称为心脏病,主要是由心脏功能或结构受损引起,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但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本质上并不属于心脏病范畴!
现代人容易因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而怀疑自己是否得了心脏病,但是经过检查后,不少人并未发现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只是由于抑郁焦虑的心理因素导致身体产生的症状,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
研究发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与松果体分泌异常导致的生物钟失调有关。松果体指挥运行着人体的生物钟,它分泌的松果体素可以调节其他激素,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当人的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者过于劳累时,松果体素的分泌受到影响,这样产生的神经和激素信号会使神经、心脏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变得紊乱,有可能出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患者的症状以心脏表现为主,常见的有心跳不规律、跳动感明显、呼吸费力,可能在心前较小范围、胸前或者胸背部,出现持续性隐痛或者刺痛。
还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失眠多梦、头晕耳鸣、食欲减退等,有心理问题的人可同时存在压抑不安、焦躁易怒、容易疲劳等症状。
严重的可能会心跳过速、呼吸困难、全身发抖、出汗等,此时有强烈的濒死感,一般会持续5-20分钟,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如果你也出现了以上症状,且查不出病变,从医生口中得知“心脏神经官能症”,不用过于担心!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和这几方面关系密切!
目前,对于产生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具体诱发原因还不够明确,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
一是生活习惯
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在加大,肉体和精神的消耗较多。晚上喜欢熬夜,休息时间不够,再加上平时的饮食不规律,使得精力恢复的速度和质量都达不到保证,产生的疲劳就逐渐累积起来。
为了应对疲惫,很多人喜欢选择咖啡红牛之类的刺激性饮品来提神,这会让心脏强行‘加班’。时间长了,就会损害其正常功能,身体可能在不经意的时机爆发出症状。
二是缺乏运动
很多人工作的性质是经常坐着,平日的运动量很低。下班和节假日觉得很累,不愿意出门,也多是在房间刷剧、打游戏或者睡觉。
在人的运动量突然增加时,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功能,会产生生理性肥大,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求。由于长期不运动,心脏的耐力和收缩力已经减弱,这个时候的心脏会超负荷运行,就可能产生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相关症状。
三是自身性格
对事情较为敏感、内向、容易多愁善感等性格的人,在面临工作压力、情感刺激等问题时,难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放松下来,人的心理压力会持续增加,从而变得更加焦虑烦躁,可能产生失眠、抑郁相关的生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诱发心脏神经官能症。
最后是遗传原因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那么其他人的患病几率会相对提高。即使没有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发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由于发病较急较快,持续时间短,因此前期容易被人忽视;发病次数多了以后,患者又容易陷入恐惧的情绪中难以自拔,精神压力反而加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是多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果确诊后,不能急躁或者恐慌,必要时去做心理咨询,保持耐心,积极对待,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保持心脏健康的几条建议
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心脏的健康与否是判断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拥有一颗‘好心’呢?
保持良好的心情很重要。
当人的情绪有变化时,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状态会随着变化,共同控制着心脏的功能。激动、紧张的情绪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促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会刺激外周血管的收缩,从而使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相反的,平静和放松的情况下,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此时,神经末梢能够释放乙酰胆碱,令心率减缓,血管也会扩张,使血压、呼吸频率等降低。
情绪的剧烈波动会令心脏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间久了,可能引发心脏功能异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甚至产生病变(冠心病)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宣泄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态的相对稳定,有助于心脏功能正常。
休息时间要足够。
有研究表明,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人,心脏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上文已经提到,心脏功能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睡眠不好时,自主神经就可能变得紊乱,心脏的正常功能当然得不到保证。
对成年人来说,每晚的理想睡眠时长在7-9个小时。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保障睡眠时间的稳定,有助于植物神经功能正常,预防心脏疾病。
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运动时,心肌细胞会被大量调动,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其生长与修复,心脏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就能增强,从而提高心脏的收缩能力和储备功能。
有氧运动能够增加心血管系统对于β-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度,使冠状动脉扩张;运动时血液流动的加快,血流量提升,有利于带走血管壁上沉积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心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脏负担。
另外,有研究证明,运动能促进大脑产生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使人感觉愉悦。同时,大脑的供氧量得到明显提升,运行就会更高效,有利于情绪变积极。
结语
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和家庭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很多人也出现睡眠困难、情绪焦躁、烟酒量增加及生活不规律等问题,导致心脏等器官的负担一直在增加,可能在不经意间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从内宣泄不良情绪,保持心态稳定;从外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和高压环境,减少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双管齐下,努力保障自己的心脏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参考资料:
[1]刘力.假日综合征与心脏神经官能症[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28(02):92-93.
[2]王敏.心脏神经官能症:查不到毛病的“心脏病”[J].家庭医学,2022(03):30.
[3]董超. 心脏健康需要“生命八要素”[N]. 保健时报,2022-07-07(001).
挑战30天在搜索写日记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