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

在2023年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时,很多人都发现一个现象:心理学专业备受关注,成为了大热门专业之一。

为什么心理学专业爆火呢?原因就在于,当代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催生了心理学专业的火热。

与此同时,当出现了心理问题时,很多年轻人搞不清楚的一点是:我到底该去看心理医生,还是应该去看心理咨询师。

存在这一困惑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搞不清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有什么区别。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有什么具体区别呢?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医生治病,而心理咨询师提供服务。

如果你去看心理医生,你需要挂号,在医生眼中,你的身份属于“患者”。虽然现在很多医院的心理医生都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即便是那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医生,在他们眼里,坐在面前的人,同样是个“患者”。

医院里的心理医生,习惯了自己的医生角色,也就习惯了对象的患者角色。

但是,心理咨询师不一样。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定位自己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自己的定位是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服务。

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工作目标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看到没?心理咨询,是一种服务。高级的心理咨询,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

因此,这样一比较,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区别就出来了:前者的目标是治病,后者的目标是让对象满意。在前者眼里,你是病患。在后者眼里,你是客户。

作为心理医生,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治病。因此,医生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还有成熟的治疗方案,一切都是为了帮助病人减轻特定的症状。

而“服务”这个属性,才是心理咨询师的边界。

提供服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要创造被客户认可的价值,而不是把客户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果你去看一个心理咨询师,你发现他把你当病人,这说明他不专业。

真正专业、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从心底里把来访者当“咨客”。

这下,你明白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感觉自己心理出了状况,并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而是原因看心理咨询师的原因吗?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我们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但是,我们不想被心理医生当成问题来解决。而如果选择去医院,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医生,双方都习惯了把我们当病人。

当病人怎么会舒服呢?治病从来都不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

但是,被服务不一样,它让我们感到受重视、被关注、被满足。

因此,这也是现实中,心理咨询师更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网上有很多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但很少看到有心理医生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