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一座重要的古建筑。其背后有着著名诗人李白的咏史之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在唐代,黄鹤楼更是承载了许多文化人物的离情别绪,其中之一便是著名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义兴人,自幼聪慧好学,有五车书。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家乡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离乡别井的无奈和挥之不去的思念。他与黄鹤楼的渊源,要从他的一首诗开始讲起。
登鹳雀楼
话说当年,孟浩然的芳龄正盛,他从四川游学至扬州,对当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而又陌生。一日,他登上了扬州著名古迹鹳雀楼,俯瞰着四周的美景,心中感叹不已,随口吟出了一首名作——《登鹳雀楼》。
此诗一经问世,便广为传颂。而由于鹳雀楼地势较低,孟浩然看不见黄鹤楼,便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去黄鹤楼一游,把他一直憧憬着的汉拓碑瞻仰一下。
黄鹤楼之行
不久之后,孟浩然终于来到了可以望见黄鹤楼的扬州城。他已经从学子变成了文人,于是便立即赶往黄鹤楼的地方。当他站在黄鹤楼下,抬头仰望,只见楼阁巍峨、云气缭绕,祥云瑞气之间,像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沉淀。
站在这样一个古老而充满着诗意的地方,孟浩然心中不由得涌上了一股敬畏之情。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不禁也想到了自己的前途和人生之旅。毕竟,像他这样的文人,对于历史和文化都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
离情别绪
然而,随着离别的钟声响起,孟浩然也开始有了离情别绪。他知道,自己路途遥远,恐怕难以再回到这座古城。但他却依然想留下些什么,于是就在黄鹤楼下,深感离情的他挥笔写下了《登黄鹤楼》这首千古绝唱。
这首诗朴实无华,凝聚着诗人对于黄鹤楼、扬州城、以及朋友的思念之情。正如孟浩然所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风不度玉门关,二月山城如画乡。”他用最朴实自然的语言,将自己心中的思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回忆黄鹤楼
时至今日,黄鹤楼依然是一座享誉世界的文化名胜,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承载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向往和追求。是否,这座千年古楼的每一块青石墙壁和每一个斑驳的门扉,都沉淀着一段段动人心魄的故事和离人的悲歌?
或许每一位游客来到黄鹤楼,也都会有自己的一份回忆和感慨。或许那些离情别绪、人生苦短的思考,也会在这座古老的楼阁中得到释放与升华。所以无论是孟浩然当年还是我们今天,都可以在黄鹤楼之行中,体会到那份诗意与离愁的美好和珍贵。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