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的重大问题。会议审议通过了《决定》等文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和规划。
把握时代机遇,决战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已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挑战。全会强调,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国。同时还要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教育,保证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双一流”目标
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全会明确指出,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会议还制定了“双一流”目标,即在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谋划现实化发展。通过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加强教育改革创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全方位建设创新型国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会强调,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通市场瓶颈,优化经济结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同时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新动能的发展。全方位提升品质和效益总体水平,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型经济体系,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会议还明确提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巩固壮大党在新时代的执政基础。要对党内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把握好执政和反腐两个方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确保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结语
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角度出发,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长远而具体的发展计划,并在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生态和党风廉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全会的召开,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标志着中国正朝着更加稳健、更加高效、更加开放的目标前行。我们当然不会指望一切顺风顺水,但相信通过全会的指引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新一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中国共产党自2012年以来的第四次中央委员会全会,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全会的主要议程
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共新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一步提升。全会重点讨论了5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战略方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制度和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方针: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军事制度的决定: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全会的重要意义
本次全会着眼于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求,交出了中共新时期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答卷。
一是全会提出了党的组织制度的新要求。全会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完善党的组织制度体系。”这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全会进一步加强了全面从严治党。全会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到达终点的时候。”同时,全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要更加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同时,要运用好发扬好制度优势,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
三是全会提出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要求。全会提出了加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四是全会提出了新时代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全会决定,加强中国特色军事制度建设,把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为巩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会的启示
本次全会的成功召开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强意志和扎实行动,必将为中国共产党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依法治国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方面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全会还通过了一项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军事制度的决定,要求我们始终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穿到军队建设各个方面,加强军队政治建设,推进军队组织制度和人才体系的创新,提高战斗力,确保军队在全党和全军人民的指导下忠诚于宪法,紧紧依靠人民,有效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神圣职责。
全会的召开激励着每个人都要为中国以及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九届四中全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石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布局
全会为深化改革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决策。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在制度层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十九届四中全会还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同级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掘
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完善。在推进制度建设方面,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措施,例如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统一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这些措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实践中的发挥,为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揭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政治、经济、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推进,提出了许多关键领域深化改革的具体方案。《决定》指出,要统筹协调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与市场、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优化、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重大改革。
四、党的建设新气象的形成
全会审议通过的《准则》和《条例》,从制度层面对党的建设提出多项要求和规定,全面提升了党的建设水平,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准则》和《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和权利、党员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层面要求、党的纪律和规矩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为推进党的建设新气象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结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石,对于这场变革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优越性,全会更是认识到了这种优越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的中国正值巨变之年,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制度保障和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策与措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