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的变化

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相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新月

1. 时间:农历初一。

2. 特征: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几乎看不到月亮。

二、蛾眉月

1. 时间:农历初二至初七左右。

2. 特征:月亮呈弯弯的月牙状,形似蛾眉。月亮的亮面朝西,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西方天空。

三、上弦月

1. 时间:农历初八左右。

2. 特征: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 90 度。地球上的观测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称为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

四、凸月

1. 时间:农历初九至十四左右。

2. 特征:月亮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饱满,亮面部分大于半圆。

五、满月

1. 时间:农历十五。

2. 特征: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时可以看到一轮圆月。满月在傍晚从东方升起,黎明时从西方落下。

六、凸月

1. 时间:农历十六至二十三左右。

2. 特征:月亮的亮面部分逐渐减少,但仍大于半圆。

七、下弦月

1. 时间: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2. 特征: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再次成 90 度。月亮东半边亮,呈半圆形,称为下弦月。下弦月在子夜升起,黎明时高悬于南方天空,中午时从西方落下。

八、蛾眉月

1. 时间:农历二十四至月末。

2. 特征:月亮又变成弯弯的月牙状,亮面朝东,在黎明时分出现在东方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