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个视频就要开始进入到力学的学习了。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了一些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这个视频就一起再梳理一下有关力学的相关基础。
·第一个,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和物体之间就是平时说的什么?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是要想产生力,必须既要有实力物体,又要有受力物体。脱离实力物体的受力物体是不存在的,同样的脱离实力物体的实力物体也是不存在的。
·第二个,力的性质。物质性、适量性、相互性和顺势性。什么叫物质性?物质性就是在定义里边说的,必须得是物体,对物体的不可能凭空产生一个力。
·第三个,使量性。什么是使量?什么是标量?就是有大小有方向叫使量,有大小没方向叫标量。再去讲使量与标量的时候还说了一个判断原则是什么?就是看是否能够画成有象限段。
初中的时候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怎么画?假设这有一个小物块放在地板上,让你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它受几个力?是不是有一个向下的重力,还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再去画重力和支持力的时候是不是都是用有向线段表示的?所以这个力也属于使量,所以具有使量性。
·第四个,相互性。相互性就是相互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定义里边也反映出来了是相互作用,所以是相互性。
·第五个,瞬时性。瞬时性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实力物体对受力物体的力一旦消失,受力物体受到的力同时也是消失的,受力物体给实力物体的反作用力也会消失,也就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不是谁先谁后。
比方用左手拍了右手一下,是左手先疼还是右手先疼?它俩是同时疼的,能理解吧?这叫瞬时性。
·第六个,力的作用效果。初中的时候也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很好理解,就是让它形状发生改变。
·第七个,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指的是什么?就是提到运动状态得有一个概念是什么?运动状态不变是什么?什么叫运动状态不变?所说的运动状态不变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静止,要么是匀速直线。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就是当物体既不是静止也不是匀速直线的时候,运动状态一定是改变的,能理解吧?
所以运动状态改变可以是物体速度的大小在变,也可以是物体速度的方向在变。也可能是大小和方向一起变,这是关于力的作用效果。
·第四个就是力的图式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式和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区别?立的图式再去画的时候需要有严格的标尺,什么意思?再去做立的图式的时候要在旁边做一个类似于地理里面比例尺的东西表示这么长。
假如是一牛,要想画三牛的力必须得怎么着?必须得画这么三小段,然后在这个上面标上这有三小段表示三牛,也就是立的图是可以表示立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立的示意图就比较简单了,不需要画标尺,只需要把方向和终点表示出来。
比方要画三牛的力的示意图,直接标个三牛就可以了。至于三牛是多长自己决定,但是在同一道题目里面再去画力的示意图的时候,大的力尽量的要比小的力画的长一点,这是立的图式和立的示意图。所以平时做图画的都是立的示意图。
·第五个叫力的分类。力分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它的性质命名,一种是根据它的效果命名。什么叫根据它的性质命名?比方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子力,这种就是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去命名。
像重力产生的原因,初中时候学过叫地球的引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的两个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时候,而且还得有压力,这会才能产生摩擦力。
第二种分类方式就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作用效果很好理解,就它有什么用?比方拉力,拉力就是拉的这个东西,压力就是压的这个东西,动力就是让物体前进的力,阻力就是阻碍物体前进的力。
然后就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这个了解一下就行,挨个看一下。
·第一个叫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就可以理解为就是平时说的弯腰引力,比方重力就属于弯腰引力的一种。
·第二个叫电磁相互作用。初中的时候也学过,同种电磁相互排斥,一种电磁相互吸引,同种电磁相互排斥,异名磁集相互吸引,这两个都属于电磁相互作用。
前两个属于什么?属于一个宏观的,比较宏观的,能够切实感受到的这两种力。
·而第三个和第四个不做重点讨论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第三个叫强相互作用。化学也都学过,原子核里边有什么?有质子和中子,质子是不是带正念?根据同种念和相互排斥,两个质子都在原子核里边,它俩不带正念,不相互排斥,那它俩怎么还能抱成一个原子核?当两个质子的距离非常非常近的时候,那它起作用的主要是这个强相互作用。
统统电荷相互排斥的那个次力相对于这个强相互作用来讲就可以忽略不计。当这两个质子的距离增大时,增大到十的负五次方米之外的时候,那这会这个强相互作用就急剧减小。
·第四个弱相互作用。它说有些原子核能自发的发出射线,在射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就是弱相互作用。它说弱相互作用的范围也很小,其强度也只有强相互作用的十的负十二,也就是说这个弱相互作用比强相互作用更弱。所以这一块你就了解一下就完事了。
然后我们看一下练习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我们说力它具有什么瞬时性?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的,对吧?所以a不对。b拳击运动员一拳打出去却没有击中对方,看来力可以没有受力目的。你拳击运动员打出去之后,他没击中对方他不得被哐一下吗?对不对?c飞行的子弹能水平前进也可以存在没有施力的物体。
那飞行的子弹他在地球上他是不是得受重了?对吧?谁说谁也不对。四d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这个没毛病。
下一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那我这个子弹都离开枪口了,枪口还能给他力吗?是不是就没有了?对吧?那他靠什么往前运动?靠他最开始出来的那个出速度,对不对?或者是通俗的来讲一下就是靠惯性往前运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利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那肯定不对。甲推乙,甲给乙有一个推力,那乙给甲也有一个推力,对吧?相互作用。c只有生命,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施力不会施力。
那你比方说还是我们刚刚说的,你把那个物块放地球上,对吧?这个物块是不会给地球一个压力,那物块和地球是不是都没有生命也会施力?所以a、b、c就都不对了。四d他说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比较简单,我们初中毕竟有一些力学的基础。
这个视频我就是带大家稍微复习一下,好,那我们下个视频见,加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