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
一、基础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憔悴(cuì) 侍弄 捶打 瘫痪
B.整宿 嫩芽(nèn) 霎时 拆散(chāi)
C.粼粼 匿笑 沐浴 祷告
D.菡萏 攲斜 荫蔽(yìn) 姊妹(z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莲篷 心绪 高洁 花瑞 B.信服 熬过 膝上 分岐
C.烂漫 决别 沉寂 絮叨 D.央求 淡雅 花瓣 遮蔽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金色花》作者泰戈尔,英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B.《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本文以红莲比喻母亲,以荷叶比喻自己,赞颂了伟大的母爱。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我与地坛》《命若琴弦》,散文《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了《秋天的怀念》一文,我知道了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私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长安市交警队最近加大了对酒驾、醉驾的查处力度。
C.很多逸夫小学的学生观看了9月20日在金陵举行的“2022年国际红色马拉松”比赛。
D.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这难道值得大家去好好学习吗?
6.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记叙)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描写)
C.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记叙)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议论、抒情)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
B.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枇杷啊,樱桃啊,桃子啊……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8.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正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
全班同学分为《论语》、唐诗、成语等不同的小组,阅读、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请你帮助完成。(4分)
(1)《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与交友有关的成语。(根据意思写成语)(2分)
示例:结交很投缘的朋友。(义结金兰)
①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②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活动二:
在“讨论怎样交友”这一环节中,大家对“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网上交友,有人反对网上交友,双方各执一词。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请你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3)调查分析:下面是对班上50名同学进行的调查统计,请根据你的分析,写出你的结论。(2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词默写。(10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 (2) ,无人送酒来。
(3)正是江南好风景, 。 (4) ,一夜征人尽望乡。
(5)夕阳西下, 。 (6) ,歌以咏志。
(7)杨花落尽子规啼, 。 (8) ,崔九堂前几度闻。
(9)僵卧孤村不自哀, 。 (10) ,秋风吹散马蹄声。
二、阅读(本题包括10-21题,共30分)
(一)阅读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10-13题。(11分)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
谢羯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②。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③与赌,得即烧之。
(三)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注释】①谢羯:谢奕之子、谢安之侄。②覆手;绣帕之类的精美饰品。晋代的男子好带香囊、覆手,追比风尚。③谲(jué):欺骗。
10.下面某同学根据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雪骤——查词典,从“奔驰”“急速”“屡次”等义项中判断“骤”为“急速”。
B.太傅患之——联想到成语“患得患失”“何患无辞”等,可推断其义为“担忧”。
C.乃谲与赌——回忆《杨氏之子》“父不在,乃呼儿出”,推知“乃”为“于是、就”。
D.我常自教儿——联系上下文谢公夫人说的话,可推测“自”是“自然”的意思。
11.下面对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而不/欲伤其意 D.得/即烧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13.请根据你的阅读感悟,完成以下对话。(5分)
小语:兄子、兄女对白雪的比喻,谢太傅只是大笑。他更欣赏哪一句?我不太明白。
小文:应该是欣赏兄女的比喻,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嗯,你说的有道理。苏轼曾说‘谢公含雅量’,那么在这几篇短文中,他究竟是怎样个人呢?
小文:结合这三篇短文,我们不难发现谢太傅是一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辈。
(二)阅读《捞月亮的母亲》,完成14-17题。(10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⑴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⑵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⑶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⑷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⑸“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⑹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⑺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⑻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⑼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⑽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⑾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⑿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⒀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⒁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⒂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⒃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⒄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⒅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⒆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⒇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14.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两件事。(2分)
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
15.第⑻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⒆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2分)
17.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3分)
(三)阅读《散步》,完成18-21题。(9分)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A这一切使人都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B。“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8.从起因中体验亲情。(2分)
选文第③自然段表示了作者对春天迟迟不到的抱怨,说说“我”为什么会抱怨春天?
19.从选择中体验亲情。(2分)
从母亲和我选择道路的改变可以看出母亲和我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环境描写中体验亲情。(3分)
选段中画线句子都属于环境描写,其中用环境描写烘托亲情的句子是_______(选填A、B);另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责任中体验亲情。(2分)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句中加点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地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顺、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费?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②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2022年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与运用
1.(2分)【答案】B
2.(2分)【答案】D
3.(2分)【答案】D
4.(2分)【答案】C
5.(2分)【答案】A
6.(2分)【答案】C
7.(2分)【答案】C
8.(6分)
(1)(2分)【答案】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2分)【答案】一见如故 形影不离
(3)(2分)【答案】结论:网上交友不安全,谨防上当受骗。
9.(10分)
【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2)强欲登高去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断肠人在天涯 (6)幸甚至哉 (7)闻道龙标过五溪(8)岐王宅里寻常见(9)尚思为国戍轮台(10)终古高云簇此城。
二、阅读(本题包括10-21题,共30分)
(一)(11分)
10.(2分)【答案】D
11.(2分)【答案】B
12.(2分)【答案】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13.(5分)
【答案】(1) 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而且给人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2分) (2)赏识人才 机智 注意言传身教(3分)
【译文】
(一)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
谢玄年少时,喜欢佩戴紫罗香囊,挂着覆手。谢安为此非常担心,可又担心伤了他的心,于是假装和他打赌,臝了他的香嚢之类的东西,然后把它们烧了。
(三)
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
(二)(10分)
14.(2分)
【答案】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15.(3分)
【答案】动作描写(1分)、外貌(神态)描写(1分),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1分)。
16.(2分)
【答案】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7.(3分)
【答案】“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三)(9分)
18.(2分)
【答案】我对春天来得太迟的抱怨,实际上是对母亲健康的担忧;也为春天终于到来后作者带着母亲全家在春天散步埋下伏笔。
19.(2分)
【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母亲; “我”是一个孝顺母亲、有责任感的儿子。
20.(3分)
【答案】B(1分) 表现了春天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烘托了作者一家散步时快乐的心情(2分)
21.(2分)
【答案】“整个世界”在句中属于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
三、作文(40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