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文题解说

“少年”,指青年男子;“说”是文体的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本文以“少年中国说”为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清晰明了。

2 学习目标

1.会认“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鹰隼、矞矞皇皇”等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重点

3.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难点

4.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爱国之情。

预习妙招

1 课文内容探秘

(1)文章开头采用了什么句式?文中列举的各项事物分别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2)本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的少年中国的形象是怎样的?

(3)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4)文中描绘的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什么联系?

2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与其师康有为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代表作品:《饮冰室合集》。

3 相关资料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1900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jí)岌可危。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了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biān)了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他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写作指导

1 写作技巧

引用。

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俗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这叫作引用。引用分明引和暗引两种,写出引用内容出处的是明引,暗引则不写出所引用内容的出处,直接将内容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内容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2 方法运用

怎样运用引用呢?

(1)引用时,分清是明引还是暗引。

(2)运用引用时,一定要正确理解所引用语句的意义,要与自己的习作内容相匹配。

(3)引用时,如果不是特殊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

字词学习

生字

多音字

形近字

近/返义词

段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