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个人参加学生会几年的一些经验感受,供还没有踏入学生会的朋友们参考或已经退出学生会的朋友看个乐呵。
首先,你得有强劲的承受力,否则必败无疑,遭到欺负。加入前,必须要意识到:学生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全权组织的一个大组织。学生会势必有上级,遇到上级打压是难免的,所以首先要有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我们的内心要有很清醒的认知:学生组织的东西,自然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没有办法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已经说得很委婉,明说就是学生会的那些活动,意义并不大。是否加入,看个人……例如,前不久我所参加的学生会搞了一个算是规模比较“大型”的活动,宣传在朋友圈搞得那叫一个猛啊,搽搽刷屏,结果没什么实质内容,最后门庭冷落、门可罗雀,没几个参与者被吸引来,准备的小糖果小鲜花的礼物也分不掉,甚至于分给路人,人家都不要…不仅宣传差劲,时间安排也超级赶,对不起下级部员们几个日夜的努力,总的来说就是上级不会统筹,下级累成小狗。(莫名押韵,我是有那么一丁点文采的哈哈。)
除了以上两点一定要记牢的还有以下:
1.我们要明确,跟那些学长学姐只是工作上的关系罢了,说白了就是陌生人,跟不熟的人真的能玩得开吗??
2.时不时要承受:听不熟的人在朋友圈发自大言论 以及每次活动都要在朋友圈“表示表示”,学生会是学生的组织,搞得市侩气那么浓有意思吗?!
例如说,我所在的学生会不止一个部长,那么问题来了 :几个部长都发一样的,主要内容有发合照 、发活动推文、公众号…… 刷下来全是
然而,没有人发辛辛苦苦做牛做马的小部员们做了什么?熬夜赶工作了没?熬到几点?
3.还要承受以下这些:不仅经常会被几个部长轮番消息轰炸 ,接受太多信息 ,还要承受他们几个上级的内涵和指责 。
拿我自己来说,我就在那儿认真工作 ,已经尽力在默默无闻, 毕竟我不是闲着专门为你腾时间的 我已经够负责了!!
既然工作不行,那拋开这个工作不谈吧 ,我们谈谈工作以外的事情。
开学上来 ,破冰啊、 聚餐啊 、聚会啊…这些“活动”都堆叠成小山了,想对组织者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你也不必强求每个人都参加吧。 讲真,破冰吃饭等等纯纯浪费时间和金钱。
那么问题来了,组织者们为何热衷聚餐?
部长想要吃饭,那是因为他自己想要吃,而不是“大家一起聚聚,放放松”说的那么简单,毕竟,人多钱分摊,自己付的少,还可以兼得一顿美味,解决一顿晚餐,三餐有着落,何乐而不为?这就是所谓的蹭吃蹭喝吧。想要蹭饭了,就在群里问“今天开完会要不要去聚餐啊?”还有二三十个人陪着浪费他们的时间 (当然,可能的确有人愿意并乐在其中。)
再说 ,组织者一般及其不会考虑每个人的感受,以自我为导向。深夜 ,叫出去吃饭合适吗?安全问题呢?他们统统不会考虑,也根本没有考虑到,只顾着名义上的那一个“吃”字。所以,不要再成为“陪吃”的“工具人”了。
别说考虑,组织者们甚至还会嘲笑不能通宵的同学,我就是小镇做题家,就是可怜地遵守着大学前的规律作息,你们拽,你们大城市拽王,我佩服。但我们有防疫出校规定,“疫”字当头下,你们这不是带头不守规矩吗? 这是学生会部长该有的样子吗?
再者,千篇一律的破冰聚餐,还有统一的聚餐合照, 一顿操作下来,部员们后来工作之间交流发现 ,还是没几个人认识的,破了个寂寞。
开学让我们添加群里的每一人为好友, 就像批发的、冷酷而冷漠的机器, 不断say hi。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社交 也不是社交的问题吧 ,我很喜欢交朋友也很开朗,但是 我就不喜欢这种无脑子而且批发的事情 ,觉得无意义。
以下括号内的这一段话属于个人的吐槽,可以不用在意。
(吃饭必发合照朋友圈 有没有想过有的人不想自己的脸 露在你朋友圈成千上万的人面前。而我们部员只会可怜兮兮地在下面点赞 不点赞好像还对不起你们几个部长一样 这么对饭局 真的对得起“工作”这两个字吗? 一个部而已 拉了无数个群 该找的东西么被覆盖 你权利好大 是不是该颁个最多群主奖啊?)
总结就五个字:破事多。快逃。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