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中国隆重举行。随着一幅幅画卷的徐徐展开,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魔幻版的登场,上下浮动的中国活字如水波涌动,此消彼长,当成百上千的活子拼出一个巨大的和字时,中华民族发明于1000年前的活字所产生的神奇魅力,在这一刻向全球观众表达得恰到好处。从那一刻起,中国浙江省瑞安市一座不被人知的小山村--东源村也由此引来世人关注,距今千年的古老活字印刷术在那里依然有人在使用,这一重大发现使东源村的活字印刷成为了世界印刷史上活化石。此后2010年11月,中国活字印刷术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成为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但是手抄既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这样不仅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还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中国的雕版印刷便孕育而生。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这对人类的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刻版费工费时,一旦有错别字,还要整块木板重新雕刻,而且大批书版的存放也需要很大的地方。
正是由于这些不足之处启发了一位中国人,想要将这些笨重的死版改为活版,他就是我国北宋的普通劳动者毕昇。毕昇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与他同时代的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为后人留下了300字的关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整个资料。庆历中,有一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次为一印,火烧令坚。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毕昇当年是把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小方块,并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然后把它们放到土里用火烧硬,形成一个个活字,印刷时根据文章内容,把活字逐个排在铁板上,用融化的蜡油平整固定,待活字牢牢的粘在铁板上,便可以用来印刷书籍了。等印刷结束以后还可以把活字拆出来,以便日后继续使用。毕昇发明的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中国印刷术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泥活字发明之前,中国人一直在使用木板来从事雕版印刷,那在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发明之初,如果也使用木材来做的话,岂不是更容易让当时的工匠把木雕板改为木活字了,那么为什么活字印刷术的鼻祖却是泥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方晓阳博士多年来潜心研究古代印刷术及相关课题,并撰写了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之造纸与印刷艺术,对于活字印刷的历史渊源,他有着很深的见解。
如果说使用木材和使用泥土,两者相比较的话,应该来说使用泥土来做成活字,它的成本更低廉,这样可能更加符合当时活字发明的时候那种初衷。那么也就是说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来印刷更多的书籍。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泥活字印刷对中国印刷业的普及,包括对中国这些写书人的出版都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沈括记载的毕昇泥活字文献中;不以木为之者,木里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以看出毕昇发明泥活字之前也曾使用过木活字来印刷,但木头在排版印刷过程中,因为没有胶泥好用而未被推广。宋元两代有关用泥活字印书的记载一直都有,只可惜均无实物留存时世间。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有人模仿毕生的方法制造泥活字,印刷书籍,成为现在所能见到的泥活字。印刷的古籍实物这本藏于天津图书馆的清道光12年由苏州人李瑶用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法,排印了他自著的校补金石例四种一书,是目前为止中国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实物之一。
该书正文半页九行,每行20个字。纸白墨莹,排版全新。在该书的自序中,李瑶将本书编辑,校补,排印经过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中以自制胶泥板统作平字捭之之语,足以证明此书为泥活字所印。这本泥活字印本的作者是比李瑶用泥活字印书晚12年的安徽泾县的翟金生,他一生以教书为业,精诗善画,颇有艺术才能。他用了30年心血刻意研究毕生的技法,仿制泥活字10万余个,最终用这些泥活字排印了泥板试印初编等大量书籍,也一直流传至今。李瑶的泥活字,包括翟金生的泥活字他们的应用,使我们感觉到了可能作为一个乡村的一个普通的穷教书先生,他也能够把书印刷出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可能时间会长一点,但是它仍然能够达到一个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费用,就能够出版自己着作的这么一个过程。我想对中国的这些读书人,包括对中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雕版印刷,如果要想印刷一本书的话,如果这本书有多少页,我就得刻多少块版。
那么对于一般的普通人来说,雕版印刷的费用肯定是比较高的。那么活字印刷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在哪儿?那么就是说,它可以做1万到2万多个活字,通过人为的这种排版,不断的检活字进行排版,那么就可以印出来了多种多样的书。第二个它的文化价值是在于现存的活字印刷的书籍,必定还是非常难得一见得。那么这是从版本学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就特别高。第三个,虽然说铅活字印刷它可能是来自于西方,但是这种制作活字的这种思想,我认为在中国早就有了,它毕竟还是一种最方便的,最简捷的,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方法。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是沈括对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意思是说,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三二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