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出生的人,享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见证了市场经济的繁荣活力。在教育、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顺风顺水,成为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人。

接受了爱国主义洗礼

  • 75年出生的人,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深刻教育。在我们心目中,毛泽东是最大的英雄,雷锋是最好的军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作为评判事物对错的标准。这些思想深深的烙在心中,这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 我们曾在村里的关帝庙内上课,在作文上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理念是过时的,但是我们坚定的认为,布尔什维克思想永远不过时,而且会不断发扬光大。

历经艰苦,但少经苦难。

  • 70年代中后期以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这儿属于中等区地,没挨过饿,印象中只吃过几天粗粮,当然,有些穷地方吃不饱。
  • 那时候,让山沟里的学生,带一些黑枣、核桃、柿干、桑葚等美味佳肴,自习课偷偷“会餐”,简直爽的不得了。
  • 农村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机械化还没有普及,农村的基本劳动大量靠手工完成。我们经历过耕、种、收、养等较重体力劳动,也当过小工,干过锄泥、搬砖重体力劳动。但年龄尚小,以锻炼为主。总的来说,这代人吃过小苦,但没有受过大罪。虽吃不好,但能吃饱。
  •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哪见得彩虹。经历过历史磨难,对将来的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基本接受全过程义务教育

  • 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后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部是免费教育。只交一小部分书费和杂费。到了中专和大学阶段,每个月还有4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女生基本上就够吃了,男生的话差一点点。

  • 我小学上了6年,一直使用“5年制”教材。五六年级,两年时间学一年的课程,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段。那两年,除了学习就是参加文艺活动或智力竞赛。

高中阶段,遇上全国大扩招。

  • 1995年教育改革后,高校扩招,考大学不是梦想。我们这个班,生源比较好,全校的师资力量向我们倾斜,我班大多数学生考上了大学、大专或中专。如果早一年,升学率只有4%左右,考学是很难的,一般需要补习。幸运的是,大扩招后,我考上了,而且是公费。如果不是大扩招,我很可能考不上学,只能当个老农民。

毕业时,赶上国家包分配

  • 到了90年代末期,国家逐步取消大中专学生分配,实行自谋职业。老师、医生等专业坚持到了2000年前后。我正好赶上分配。这部分人,大多数由人事局分配,当然工作有好有赖,有行政,有事业,还有企业,(有部分企业开不了支成为下岗职工。)因为大多数人受过一定磨练,所以谋生不成问题。

房价大涨之前拥有住房

  • 2005年前后,我国房地产开始发力,房价急速上涨。在此之前,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有单位分的房子,有贷款买的房子,有借钱买的房子。总之,房子属于自己的,以后不用为居住发愁。拥有两三套住房的,大有人在。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生育

从 2016年1月1日起,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此时,我们40崩头,各个方面允许生育二胎。不少人生了二胎,不论男女都高兴,就是姊妹间隔有点大。

  • 顺便再说一句,我国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我们赶在之前出生,没有被“计划〞掉。
  • 如今,我们进入“奔五”之年,各方面比较稳定,子女们即将学业有成或进入结婚生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