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朝编辑
外朝中路─太和门广场
-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是自天安门南侧向北进紫禁城时经过的第四道门(前三道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面阔九间,进深三间。明初称“奉天门”,后称“皇极门”,清朝时称“太和门”,全高二十三点八米。现存的太和门是光绪年间重建的。明朝规定,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在奉天门早朝,皇帝也亲自到此处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称为“御门听政”。清初,皇帝曾在太和门受朝、赐宴等,但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举行。
熙和门
金水河和内金水桥
太和门
外朝中路─前三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三大殿”。这三大殿连同与东侧文华殿、西侧武英殿合称为“外朝”。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朝时称“太和殿”。袁世凯登基时一度改名为“承运殿”。“太和”二字取自《易经》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一句,是说宇宙间一切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建在有汉白玉围栏的三层高大露台上,为“前三殿”之第一殿,殿高三十五米,面积2381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木结构宫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为中国古代殿宇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檐角有十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太和殿是举行新皇帝登基、颁布重要诏书、“金殿传胪”(公布新进士名单)、派大将出征以及每年元旦节、冬至节、皇帝生日,册封皇后,为太皇或太后加徽号等等重大仪式的地方。
太和殿内部
- 中和殿:在明初时称为“华盖殿”,后来称为“中极殿”,至清代时称为“中和殿”。袁世凯登基时一度改名为“体元殿”。“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才能使各方面关系处理得协和调顺,符合中庸之道。面阔、进深各3间。四角攒尖顶。内设宝座,皇帝参加大典前先在此休息,或由近臣演习礼仪。
- 保和殿:在明初时称为“谨身殿”,后称“建极殿”,清朝时称“保和殿”。袁世凯登基时一度复名为“建极殿”。“保和”二字是说要保持事物间的协调关系。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宴请外藩王公大臣的场所。从乾隆开始,殿试由太和殿移到此举行。
- 昭德门、贞度门
- 体仁阁、弘义阁
- 左翼门、右翼门
- 中左门、中右门
- 后左门、后右门。
太和殿
外朝东路
- 文华殿文华门主敬殿本仁殿、集义殿文渊阁
- 传心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的文华殿东侧,为清朝皇帝御经筵前举行“祭告礼”之所。治牲所景行门大庖井
- 銮仪卫銮驾库、仪仗库
- 内阁内阁大堂(大学士堂)汉票签房、蒙古堂、汉本堂、满本堂、祝版房、满票签房、稽查房、满票签档子房、典籍厅、汉本库内阁大库(红本库、实录库)
文华殿
外朝西路
- 武英殿武英门敬思殿凝道殿、焕章殿恒寿斋、浴德堂
- 断虹桥
- 方略馆、回子学、缅子学
- 咸安宫(宝蕴楼)
- 南薰殿、御书处
- 激桶处
- 南大库(武器库、灯库、木库、鞍?库)、干肉库、外瓷器库
内廷
内廷中路─乾清门广场
- 乾清门:乾清门广场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矩形广场。广场西面是隆宗门,东面是景运门。这个小广场是故宫外朝和内廷的分界。清初“御门听政”在此举行。清康熙时,在此处听政最多,至咸丰以后就不再实行了。乾清门西侧有一排消房,东为侍卫值房,西为内务府值房,中间为军机值房,俗称“军机处”。景运门、隆宗门,军机处
内廷中路─后三宫
乾清宫内部
- 乾清宫:故宫“后三宫”之第一宫。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崇祯于此宫内迫周皇后悬梁自尽。清康熙时为康熙幼年时代寝室。内有“正大光明”匾,清朝雍正设“秘密立储”制度后传位诏书藏此匾后。此处为明清两朝礼制上的皇帝正寝,直到清初也是皇帝在紫禁城里的寝宫,和召见王公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而至清代第三个皇帝雍正移居养心殿后,皇帝就不居住于此。日精门、月华门端凝殿、懋勤殿昭仁殿、弘德殿
- 交泰殿:故宫“后三宫”之第二宫。面阔进深匀为3间,单檐攒尖顶。该殿是皇后过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
- 坤宁宫:故宫“后三宫”之第三宫。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该宫仿照沈阳故宫重建。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重檐庑殿顶。此处为明清两朝礼制度上的皇后正寝,明朝皇后一般也居住于此处。清朝入关后,仿照沈阳清宁宫的布局进行了改造而成为深具满族特色的建筑,其中殿身西五间为萨满教神殿,东两间的暖阁为帝后成婚的大婚喜房。
内廷中路─御花园
御花园
该园建于明代,为皇宫的宫廷花园。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布局紧凑,建筑复利,相当幽雅。
- 天一门、钦安殿
- 绛雪轩、养性斋
- 万春亭、千秋亭
- 浮碧亭、澄瑞亭
- 堆秀山、延晖阁
- 摛藻堂、位育斋
- 凝香亭、玉翠亭
- 四神祠
- 顺贞门、承光门、延和门、集福门
内廷西路─养心殿
养心殿明间
- 养心殿:清朝自雍正之后,皇帝在故宫内的实际居所。慈禧、慈安二太后垂帘听政就在养心殿东暖阁。内设宝座、御案,皇帝在此办理日常政务及接见大臣。体顺堂、燕禧堂养心殿御膳房、南库
内廷西路─西六宫
- 永寿宫
- 太极殿(启祥宫)体元殿怡性轩、乐道堂
- 长春宫绥寿殿、承禧殿怡情书史益寿斋、乐志轩
- 翊坤宫延洪殿(庆云斋)、元和殿(道德堂)体和殿平康室、益寿斋
- 储秀宫养和殿、缓福殿丽景轩凤光室、猗兰馆
- 咸福宫同道堂
内廷西路─重华宫区(原乾西五所)
- 漱芳斋漱芳斋戏台
- 重华宫:乾隆皇帝修建,是笃信藏传佛教乾隆信仰佛堂:重华是古代典籍对舜帝敬称,大臣张廷玉建议以此为宫区命名,乾隆欣然采纳。崇敬殿葆中殿、浴德殿翠云馆
- 重华宫厨房
- 建福宫抚辰殿惠风亭
- 建福宫花园延春阁、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玉壶冰、积翠亭、吉云楼静怡轩、慧曜楼
内廷西路─延庆殿、中正殿
- 延庆殿
- 中正殿雨花阁:位在重华宫西南端,是紫禁城内最具藏传佛教风格建筑,内为喇嘛佛堂菩萨佛像数尊梵宗楼宝华殿香云亭淡远楼
内廷外西路
- 慈宁宫慈宁门大佛堂西三所(头所殿、二所殿、三所殿)寿三宫(西宫殿、中宫殿、东宫殿)
- 寿康宫
- 慈宁宫花园临溪亭含清斋、延寿堂咸若馆宝相楼、吉云楼慈荫楼
- 寿安宫春禧殿福宜斋、萱寿堂
- 英华殿英华门英华殿碑亭
内廷东路─斋宫、毓庆宫、奉先殿
- 斋宫诚肃殿
- 毓庆宫:清朝皇帝十岁以后自立生活之寝宫。继德堂惇本殿
- 奉先殿
内廷东路─东六宫
紫禁城的长街
延禧宫内的灵沼轩
- 景仁宫
- 承乾宫贞顺斋、明德堂
- 锺粹宫膺天庆、绥万邦
- 延禧宫灵沼轩
- 永和宫同顺斋
- 景阳宫御书房静观斋、古鉴斋
内廷东路─乾东五所
- 如意馆
- 寿药局
- 敬事房
- 四执库
- 古董房
内廷东路其他院落
- 玄穹宝殿
- 茶库、缎库
内廷外东路
畅音阁
- 宁寿宫九龙壁、皇极门、戏衣库宁寿门皇极殿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畅音阁、阅是楼、扮戏楼庆寿堂:是紫禁城宁寿宫后部东路一组建筑之总称,位于阅是楼以北。寻沿书屋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衍祺门、禊赏亭、古华轩、旭辉庭、撷芳亭、抑斋、矩亭、承露台遂初堂翠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符望阁、养和精舍、云光楼、碧螺亭、玉粹轩、竹香馆、倦勤斋、珍妃井
- 南三所(撷芳殿)
内务区
- 三座门
- 清史馆(会典馆、国史馆、国史馆书库)、清史西馆(御马厩)
- 上驷院、御马厩
- 太医院
- 御茶膳房
- 养心殿造办处
- 冰窖
- 内务府公署广储司外果房
- 南、北十三排
- 兆祥所
- 东长房、西长房
- 城隍庙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