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作品,欢迎转发或分享,抄袭必究!
人们习惯于将有知识的人称作是:有学问的人,那么“学问”一说从何而来?在学习今天的内容前,于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学问”的有趣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要答应于老师今后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勤学好问,努力再努力哦!
从前有一个知识渊博的老人,他的房间里挂着一块匾,匾上写了“学问”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老人膝下有两个儿子,一家四口生活得很快乐。
有一天,老人意识到自己寿命将尽,于是就叫来两个儿子,将家产一分为二,两个儿子一人一半,老人房间里那块匾上的两个字也被锯成了两半,哥哥分了“学”字,弟弟分了“问”字。
哥哥从此发愤图强,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于是照着“学”这个字日夜读书、废寝忘食,可是他从不向别人请教,结果一事无成。
弟弟则按照“问”这个字来学习知识,他稀里糊涂,不懂就问,无法自主学习,结果什么也没有学到。
后来哥哥和弟弟商量彼此失败的原因,终于他们意识到了彼此问题所在,立刻将“学”和“问”两个字合并。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勤学好问,最终学到了很多很多本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还要多问,这样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年级语文上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内容解析部分:
三年级语文上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内容解析,全了
课文段落解析:
第一自然段:描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们在上学的路上以及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表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美景和同学们团结的精神。
第二、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学生们上课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进一步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抒发了自豪之情。
疑难点拨: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这句话开头巧妙地与运用了“当,当当”拟声词,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耳边也传来了悠悠不断的钟声,指引我们走进欢乐的课堂,学习新的知识,这样的过渡很自然,钟声响起表明上课的时间到了,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拟声词就是模拟自然界声响的词语,也叫“象声词”。学习了这一课孩子们应对拟声词有概念,并尝试说几个类似的拟声词,如:哗啦啦、轰隆隆、滴答滴答、淅沥淅沥、叮叮咚咚等等。
2、第三自然段:为何树枝不摇了?猴子不是最爱玩么?为什么现在又如此安静?
答:这是因为猴子和树枝都在听同学们的读书,窗外的安静恰恰能够衬托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学习非常认真。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够说出边疆小学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答:这所边疆小学的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穿着也有很大的区别,可是他们却能够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上课、做游戏,所以说这所边疆小学很特别。
4、课后练习: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的学校的景色如何?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老师、同学们在一起是上课、游戏有什么样子的情形呢?请你在评论区告诉于老师好么?
以上为今天的全部内容,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在家辅导孩子学习不妨参考一下,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咨询或讨论~
如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word版资料获取步骤: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并关注;2、点击私信发“学习”即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