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Kendall首先描述了“可的松”。
1950年Hench等首先报道了糖皮质激素的基本功能和毒性。
1951年Sulzberger等将可的松应用于多种皮肤病。
~~~很快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1年4月在柏林召开第一届欧州一次研讨会,正式确定了“糖皮质激素”这个名称。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很多时候都扮演者救火队员的角色。同时,糖皮质激素也带了很多不良反应。
下面介绍一下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
第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生理作用
抗休克作用
抗毒素作用(提高机体对细菌毒素的耐受)
抗炎作用、免疫抑制(比如一些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的治疗)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
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中性粒细胞。
升高血糖、加强蛋白质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和重分布。促进钙磷排泄
影响伤口愈合,皮肤变薄、萎缩,有利于瘢痕消退。局部注射治疗疤痕疙瘩。
红斑狼疮的治疗
疤痕的局部激素注射
第二、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是指长期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
激素不良反应
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萎缩纹
皮下出血、痤疮及多毛
严重者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
细菌、病毒、真菌感染
消化道粘膜出血、溃疡、穿孔
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
反跳现象(指原有疾病停药后再次出现或加重)
满月脸
向心性肥胖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