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拥有500吨推力的火箭发动机,中国的却只有120吨,难道又是技不如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印度有两款火箭发动机的推力,都比我国的要大。

这次你没看错,印度早在2014年,就完成了500吨级固体发动机火箭S-200的首飞,而且,目前已经在进行载人版HS-200的测试。

相比之下,我国的火箭发动机推力,目前能达到的水平是120吨。至于500吨级推力的发动机,目前还在研发中,短期内不会投入使用。

这就奇怪了,印度的航天科技水平,并不算发达,为何能拥有如此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真如很多人想的那样,这次我们又是技不如人?

先看看印度的S-200火箭发动机,它的推力确实可以达到500吨,仅次于欧洲的阿里安5号固体火箭助推器,印度的S-200是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推力第二大的火箭发动机。

不知道你发现没,印度的火箭发动机推力,甚至超越了美国,怎么看,都感觉不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玄机。印度拥有500吨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不少人看到这条信息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500吨推力”上,从而忽视了“固体火箭发动机”。

什么意思呢?有一个概念需要弄清楚,评估一款发动机的性能,并不能只看发动机推力,而是要看综合参数。

就以火箭发动机为例,推力能达到500吨,确实了不起,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款发动机,能达到多大的运力。

美国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动机,推力仅有100吨,运力却能超越所有其他火箭。

说得更加通俗一点,一款推力达到500吨的火箭,如果运力仅有10吨,而一款推力100吨的火箭,运力却能达到20吨,哪个会更先进呢?

火箭发动机的根本价值,就是向太空运送航天器,如果运力不够,再大的火箭推力,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印度的500吨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不仅是大马拉小车的问题,还有另一个短板。

其实固体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很短,无法长时间持续工作,在实际的航天任务应用中,固体火箭发动机大多用来做辅助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助推器。

印度之所以大力发展固体发动机,是因为在液体发动机上,印度的技术水平还并不成熟。

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上,液体火箭发动机确实要小很多,但液体火箭发动机,却有另外一个优势。

液体火箭发动机,更容易实现多台发动机并联工作,通过这种结构上的设计,来提升整个火箭的推力。

印度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目前还停留在70吨推力左右的水平,而且还在使用肼类燃料,这种燃料含有剧毒。

相比之下,我国新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则要优秀得多。不仅推力大,运力高,稳定性好,而且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也升级为环保燃料。

无论是嫦娥五号登月、火星探测,还是组建天宫空间站,都对运载火箭有很高的要求。

不难看出,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至于印度500吨推力的S-200火箭,可能根本不在一个技术层次。

除此以外,印度还有一款高空液氢液氧发动机,推力达到了20吨,而目前我国同类型的发动机推力,大约在10吨左右。

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苦心钻研和积累,如今我们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并不是说印度的500吨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在航天科技领域,我们没必要去和别人强行对比。

航天科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单项设备和参数的对比,似乎也没有太多意义。

坚持技术自研,走好自己的路,才能走向更远的太空。

如今,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已进入倒计时,天宫空间站也将迎来建设冲刺的关键期。

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航天科技大国,也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后留一个小问题,你知道用来运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是哪个型号吗?这款火箭的推力和运力,又分别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