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第五季未开播时,很多网友都呼唤节目的到来,可是第五季节目播出后,却远远达不到观众预期。《极限挑战》第二季可是有着9.3的好评,可是直到第五季竟然只有4.1的好评。

很多人认为,好节目不过三,就是好的节目最多三季,再往后就拉胯了。

虽然听起来有些玄学,可是很多节目确实如此。《极限挑战》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极限挑战》第五季人员也有大幅变化,常驻嘉宾走了几个,然后来了新的嘉宾补位。而且导演也从之前的严敏换成了施嘉宁。

导演的不同,通常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一档综艺节目电视剧或者电影的风格。

主题换味?

一档节目的核心是主题,也就是这个节目主要是做什么传递什么精神。

在节目前几集,不难发现,节目如名字一样,《极限挑战》,去挑战极限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通过任务之间的联系,会传递一种正能量,节目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任务中,在结束突然升华,就像作文的最后一句,点睛之笔。

而且,节目也在有意无意的打造“男人帮”这一形象。而且很成功。

节目第一季中的爬雪山,玉龙雪山。

爬雪山是最后的任务,只有得到顶峰就能获得胜利。可是山不是一般的山,还是大雪布满的高山,而且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也就越困难。

可是常驻嘉宾们没有退缩,周冬雨也没有退缩。仍然迎着凌厉的大风向上攀爬。

任务越艰难,观众也容易共情。这画面也颇有一种抵住困难向上前进的决心。

可能是他们在攀爬时也未想到,但是呈现的画面却让人感动。是一种潜在的正能量,不放弃,不抛弃。

虽然这期有女嘉宾的加入,但是并不妨碍是“男人帮”这一形象的建立,反而更加巩固。

海岛求生记篇也是第一次在创造“男人帮”这个精神

在海岛上,面对各种任务,各种威胁,大雨,被爆破的车,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在危险中,全员共同协力,一起想办法,通过一次次令嘉宾摸不到头脑的任务,在无形之中,增加联系,增加互相之间的关系,增加安全,增加信任。

前几季,都是男性嘉宾,所以也主打“男人帮”。一提起极限挑战,就想起男人帮。一提起男人帮,就想起极限挑战。

而在第五季中,嘉宾已经不是全部男性,加了新人迪丽热巴,而且人员大换血,“男人帮”这一主打已经不适应这季内容。

而显然,导演节目组还没有找到新的定位点。

追求意义

第五季为了响应国家社会各种号召,要大力提高节目的全民参与,还要体现节目的意义。

现在任何节目都要追求意义,争取把正能量融入到节目当中,但是观众从不喜欢直白的说教。

有时候单看节目的路透或者片段,就能知道这期节目拍摄什么要讲什么。

第一期的垃圾分类。虽然没有明确说主题是什么,但是一般说出垃圾,就知道话题与环保有关系。观众自然是抱着已知话题的基础下,观看节目,不免乏味。

就算中间进行的游戏有多少,最后的话题总会落脚点于呼吁人们保护垃圾。

在追求意义的年代,正如施嘉宁所考虑,怎样才能把意义接地气。让观众不反感。

而在前几期节目中,节目组其实也在寻找意义,一档节目赋予人们意义,才能流传更久。

如何将意义潜移默化在心中,形成正能量是关键。

男人帮分别化身打工小哥,和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岗位,王迅的高处擦玻璃,黄渤勤苦的快递小哥。

他们分别走上不同的岗位,做着最贴别百姓的事情,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早餐老板。

正是这些小的岗位,却有着大的意义,关系着百姓民生。

观众在看时,也会想起这些平时忽略的小人物,可就是这些小人物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骨头。

略显尴尬?

如果说起第五季的低评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人员的替换和导演的替换。

人员的调换就需要嘉宾之间的磨合,嘉宾和导演和节目组的磨合。

节目首次开播时,其实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磨合期,嘉宾之间或许有熟悉,或许有只是听过名字的,在节目任务中熟知秉性。

第一季中,张艺兴的固执偏偏碰上的孙红雷的抢包事件,也大动肝火过,不过后来也是在接触中,慢慢成为现在是前后辈是师徒也是朋友的关系。

而且节目中的另一看点,也是嘉宾和导演严敏的斗智斗勇,一个定制规则,一个想要篡改规则。

成为节目笑点。

第五季估计是成员的替换,还不太熟悉,互相之间也不能自如的抛梗接梗。

不过,随着相处,也会化解尴尬,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

结语

看最近路透,极限挑战也在开始录制,岳云鹏的微博更像是暗示。

经过一季的相处,嘉宾之间估计会更加自然。节目组也会找到会适合表现的意义,在细微之处体现意义。不去赋予它高大上的意味,而是让它接近民众,接近地气。

同样,希望极限挑战节目长青,收视率水涨船高。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