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作者 王长海

王长海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

如果有人问我唐代诗人中哪位最懂得戍边将士的心,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王昌龄。你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盛唐时边关将士的报国之志、杀敌誓言以诗的语言铿锵有力自信豪迈地歌吟出来。“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战争的惨烈搏杀,将士们的铁血精神,尚武的气势豪情酣畅淋漓地跃然纸上,读来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胜利的喜悦狂欢溢于字里行间,我由衷的赞叹诗人的文字魅力和胸襟气魄。“琵笆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将士们的思亲乡愁怀恋故土的柔情淋漓尽致,鲜活动人。

王长海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真的读懂了军人,理解了战争。这或许也是那个时代诗人们血管里流淌着的从军边塞,报效国家的生命基因吧。如此,我这个有着十多年军旅生涯的老兵对诗人充满了深沉的敬意和特殊的情感。画面上,我将诗人、战马、宝剑三位一体呈现在明月边关下。历经边关风霜洗礼的面容用深沉凝重的墨色画出,酝酿诗韵微闭的双目和警觉战马的眼睛形成对比,文人的气质和散发着寒光的宝剑互相映照。关山万里,冷月清辉,马蹄踏碎静寂的夜色,诗人的胸襟正激荡不朽的诗情。我用自己的心墨把这位不朽边塞诗人的精神世界展现给观者。

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战争的阴云随时会布满和平的天空。重温诗韵里当年大唐将士们的铁血尚武精神,戍边报国的豪迈诗篇在今天有着极为宝贵的现实意义。

2023年9月6日于松花江畔素朴斋(王长海)

作者王长海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