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同时吃了泰诺和芬必得,好友严重肝损伤ICU抢救中?

11月8日,一个豆瓣的帖子突然在网上疯转。

楼主称,一个近二十年友情的老友因同时服用泰诺和芬必得,出现严重肝损伤,肝衰竭,正在ICU抢救之中,已下达病危通知书。

感冒药为什么会伤肝?

“吃重”感冒药造成严重肝损伤的新闻不适见诸媒体报端。

此前一个广泛传播的报道是一位27岁研究生因感冒同时超量吃几种感冒药导致肝衰竭死亡的新闻。

简单搜索发现,这个报道在网上的传播就没有间断过,最近几天又再次被热传。

豆瓣的贴莫非是这个事件的翻版?

不管怎么说,吃感冒药为什么能吃出肝衰竭?

感冒药这么不安全,为什么还生产售卖?

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惹的祸

如果豆瓣的帖子属实的话,那么,“好友”同时吃的就是泰诺“酚麻美敏片”,和芬必得“酚咖片”。两者都含有具有肝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是造成肝损伤的罪魁祸首。

泰诺“酚麻美敏片是一种感冒药,每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325毫克;芬必得“酚咖片”(而不是更常见的含布洛芬的芬必得),其实并非感冒药,而是止痛药,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500毫克。

为什么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脏这么毒?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消炎止痛药,主要在肝脏代谢。

治疗剂量下,约85%的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经过硫酸化和葡糖醛酸化这两条途径代谢后,通过肾脏排泄。

与肝毒性相关的是第三条代谢途径:(治疗剂量下)约10%的对乙酰氨基酚氧化成具有活性的中间体N-乙酰 - 对苯醌亚胺(NAPQI )

后者需要与谷胱甘肽结合才能解毒成为无毒的半胱氨酸和巯基代谢物。

肝脏细胞色素2E1酶是负责这种氧化作用主要的酶,很多在肝脏代谢药物都有该酶参与。

在健康人,治疗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其实是安全的。

肝脏损害发生在远远超过治疗剂量(每天> 4 g),达到中毒剂量(每天超过10克)时。

因为,超过治疗剂量时,第一种代谢途径趋于饱和,药物更多经过第2、3条途径代谢。

其中,更多药物被氧化成需要消耗谷胱甘肽解毒的NAPQI。

如果剂量进一步加大,NAPQI持续产生,最终会导致谷胱甘肽耗竭。

一旦谷胱甘肽的储存被消耗70%左右,NAPQI就与细胞蛋白结合显示出其毒性,造成肝细胞损伤。

谷胱甘肽耗尽,以及其他的系列反应,最终决定肝脏细胞是恢复或是死亡。

超过毒性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甚至可以造成大面积肝细胞死亡,发生急性甚至爆发性肝衰竭。

——这就是感冒药,或/和消炎止痛药混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的生物学机制。

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在世界上使用广泛,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而由超剂量服用导致的肝衰竭也是严重的健康威胁。

据调查,超剂量对乙酰氨基酚性肝衰竭占到美国急性肝衰竭的一半。

对乙酰氨基酚实际上具有相当高的安全边际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实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药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

正因为其高度安全性,WHO和美国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才推荐它作为6个月以下(3个月以上)婴儿唯一的退热药。

而另一种被认为安全的,可以用于婴幼儿的退烧药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婴儿

对于成年人来说,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边际在哪里呢?

对乙酰氨基酚严重的毒副作用有二种:

一个是过敏反应甚至严重的超敏反应。任何物质都可能会引发过敏,并非对乙酰氨基酚特有。

另一个就是肝损害。

但是,如上文所述,治疗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

在健康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只发生在中毒剂量时

  • 对乙酰氨基酚建议的治疗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单独或与其他药物组成复方广泛用于退烧、感冒药中。

通常,用于这种目的的单剂(1片、1粒胶囊或一包冲剂)药物含对乙酰氨基酚往往不超过250毫克,推荐用法是每次1~2片,每日2次。

也就是说,每天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剂量不超过1克

只要严格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服用,对于健康人来说,这些用途的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

止痛药中,特别是用于中、重度疼痛的处方止痛药,我国目前单剂中对乙酰氨基酚最高限量是500毫克(美国已经限制在325毫克)。用法一般是,每次不超过2片,每日不超过4次。

这样,每天最多不超过8片,总量不超过4克

  • 对乙酰氨基酚潜在肝毒性剂量

一般认为,成人单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7.5 g(每日中重度疼痛止痛治疗剂量的接近2倍)才会具有潜在肝毒性。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健康成人每天服用量高达8 g,连续 3天,都没有发现任何肝脏毒性。

可能导致肝毒性,需要进行观察评估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是多少呢?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专家建议是:

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在8小时内意外急性摄入至少10 g或200 mg / kg体重;

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重复服用,在单个24小时内至少10 g或200 mg / kg体重;

或每24小时,6 g或150 mg / kg体重,连续服用48小时或更长时间。

可见,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

吃多少感冒药才能造成肝损害,肝衰竭?

我国的感冒药,单剂中含对乙酰氨基酚通常最高为250毫克。

要想通过吃感冒药达到肝损伤的10克,需要40个单剂(片、胶囊或冲剂)。

即使是连续服用,每天6克,也需要24个单剂。

即使两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同时服用,单天每种也需要服20单剂;连服两天的话,每天也需要12单剂。

吃这么多感冒药?

这也太能造了吧。

在国外,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事件主要发生在超剂量服用止痛药(这也是美国把单剂对乙酰氨基酚限制在325毫克的原因)上,而不是吃感冒药。

“因同时服用泰诺和芬必得,出现严重肝损伤,肝衰竭”,误服加超剂量才能造出这种孽

豆瓣帖子披露的事件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好友”至少同时犯了两大错误,才再次把安全的对乙酰氨基酚推上审判台。

第一个是,把止痛药芬必得酚咖片当成了感冒药。

芬必得酚咖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500毫克,咖啡因65毫克,是典型的止痛药配方,单片对乙酰氨基酚达到我国最高限量,超过了美国的最高限量。

就对乙酰氨基酚来说,一篇就相当于一般感冒药的2片。

第二个,超剂量混服服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两种药物。

泰诺酚麻美敏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2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是一个典型的感冒药配方。

但是,325毫克对乙酰氨基酚也达到了最高限量。

意味着,芬必得酚咖片和泰诺酚麻美敏片都是含有顶格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混服这两种药,发生肝衰竭的风险自然增加。

但是,要达到每日10克的中毒量,两种药服用的片数相同的话,每种也需要12片。

——不是一般的能造。

要知道,要不是饭,吃多了不仅会吃撑,而可能会造成健康危害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