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他们差点颠覆了垂垂老矣的大清王朝,但最终,和历史上的大部分农民起义一样,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失败。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有很多人做了总结。

有说是文化、信仰层面的问题,也有说是制度建立有问题,还有说是战略设计的问题。

各种答案,莫衷一是。

我独以为,毛主席的一句评价非常重要,他在1964年11月就统一领导问题发表了一次谈话,他拿太平天国举例子,说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这句评论我高度认同,相信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

哪两权对立?影响又在哪里?

1、祸根是如何埋下的?

所有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有同一个特点:百姓日子艰难,生活不易。

而洪秀全抓住了底层百姓的不易,创建了拜上帝教,描绘了一幅乌托邦似的画面:人人有饭吃,人人平等,财物共享等等。

而为了让自己更具权威性,洪秀全常常扮演一个“上帝之子附体”的怪异现象,如此,让文化程度低下的百姓,奉若神灵。

队伍发展得很快,其中有几个人成了洪秀全的得力干将,分别是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这个领导班子中,论资历,冯云山最高,那是和洪秀全一起起事的。

论军事才华,杨秀清和石达开最为出众。

若要论冲锋陷阵,勇猛无敌,萧朝贵那绝对是悍将!

1851年1月,太平天国众人在广西金田起义。

年底,在永安形成一套等级制度,封了众王。

其中,洪秀全自称天王,杨秀清成了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如果冯云山早早不死,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大的变化了,毕竟,作为洪秀全的铁杆兄弟,此人不仅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关键是,始终和洪秀全站在了一起。

可是,1852年4月,冯云山战死。洪秀全伤心不已。

如此,最有权势的就成了三个人,除了洪秀全,剩下的就是萧朝贵和杨秀清了。(当时,石达开的权势完全不如这三人。)

这三人都会玩一种游戏,叫“附体”。

洪秀全玩的是上帝之子、耶稣之弟附体。

而最先识破洪秀全伎俩的是杨秀清,他玩得很高级,是“耶和华”附体(也叫天父附体),最早是在1848年三月。

而在杨秀清上演“天父附体”半年之后,萧朝贵也玩了“耶稣附体”(天兄附体)。

洪秀全、萧朝贵、杨秀清三人都掌握了这玩法,这时,三人之间互相有制衡,我们可以说三权鼎立。

1852年七月底,萧朝贵在战争中受了伤,半个月后,他也去天父那里报到了。

这时,一起打天下的“王”,只剩下了翼王石达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了。

而石达开和韦昌辉也属于杨秀清调遣。

就此,形成了真正的“两权对立”。一个团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团队就会出现大变数了。

一山不容二虎,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

当时的杨秀清被誉为“九千岁”,军事指挥能力非常突出,待遇也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但,杨秀清的野心大到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杨秀清的所作所为变了样,石达开和韦昌辉有了怨言,其中韦昌辉对杨秀清非常不感冒。

2、天京之变:杨秀清惨死

杨秀清是很有军事能力的,否则,也混不到高层去。

但是,随着权力的逐渐增大,杨秀清越来越膨胀。

他无法不膨胀,几乎操控着太平天国的大部分势力,军事归他管,太平天国的治理归他管,除了不是创教者,其他该有的权力都有了。

问题是,洪秀全才是那个创教者,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唯一啊!但是,杨秀清 还是有办法“治”洪秀全,就是那一套屡试不爽的“天父附体游戏”。

有一次,杨秀清玩“天父附体的游戏”时,要杖打洪秀全,大家百般求情,“天父附体”的杨秀清才作罢。

在生活中,杨秀清极其奢侈,王府那是金碧辉煌,为他服务的人数高达1700人左右,比服侍洪秀全的人还多二百。

洪秀全出门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子,而杨秀清这个九千岁坐的是48人抬的大轿子。

杨秀清被人称为9000岁,仅比洪秀全少1000岁。

拥有了这么多,杨秀清还是不满意,因为不能天天玩附体游戏啊,他想取而代之。

一次,杨秀清借着“天父附体”,让洪秀全宣布:以后让大家也叫他万岁。

这胆子够大的,这是赤裸裸地逼迫,没有丝毫掩饰。这要求之后,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会知道。

洪秀全无法不答应,那是“天父附体”啊,谁敢违抗?

无奈之下的洪秀全宣布:以后大家都叫杨秀清为万岁,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万岁。

杨秀清爽了,但不知道的是:脑袋已经被洪秀全惦记上了。

洪秀全忍不下去了,自己的权力严重被影响,自己已经被完全架空,前途非常危险。

不久后,洪秀全听到了一则消息: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

1856年9月,洪秀全给韦昌辉和石达开发了信,请他们来天京收拾杨秀清。

石达开和杨秀清并无十分的利益纠缠,但韦昌辉和杨秀清很不对付。

韦昌辉先行回来后,联合燕王秦日纲等人,一起灭杀了杨秀清。

这还不算,北王韦昌辉还开始大清洗,很多和杨秀清有关的人都被血洗。这就是著名的“天京之变”。

事情闹大了,石达开回来后看见这情况,对韦昌辉的表现表示了严重的不满,并进行了责备。

那一刻,韦昌辉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石达开,非常渗人,很是凶狠。

石达开知道前景不妙,连夜逃出天京城。

石达开走了,韦昌辉将石达开在京城的家眷全部杀了。

听闻此言,石达开愤恨不已,很快带着大军前来靖难,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洪秀全看石达开虎视眈眈,顺势将韦昌辉杀了,将石达开引入了天京城。

人们对石达开的评价本来就高,如此情况,大家一起建议,希望封石达开为义王。洪秀全表面答应,内心却不满。后来让自己的哥哥们制衡石达开,各种找事。

终于失望了,石达开出走天京,他不希望被咔擦了。

而石达开带领的十几万人马,从此后成了石达开自己的武装势力了,看似遥尊洪秀全为天王,但这些人只听石达开的话。

3、天京之变,带来了哪些负面作用?

天京之变绝对算是太平天国的分水岭,这事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太大了。

第一,指挥系统几乎被搞垮。

东王杨秀清升天了,北王韦昌辉被斩了,翼王石达开出走了。

如此一来,前面的老兄弟们全部倒下了,天京城只剩下了洪秀全一个孤零零的“天王”了。

领导班子因为内耗变成这样,对太平天国的实力是巨大的打击。

第二,因为天京之变,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杀了杨秀清,以及诛杀和杨秀清有关系的人,导致两万多将士被牵连。鉴于此,因为失望离开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石达开带走十多万人,这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可以说,天京之变严重影响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

第三,造成了将士们思想上的极大混乱。

太平天国起义,上位者经常玩“附体”的优秀,让淳朴的老百姓以为是真的。

但是,杨秀清和韦昌辉的死,让大家发出了问号:天父附体的杨秀清怎么被上帝之子的洪秀全杀了?

上层的矛盾,让太平天国将士们的思想大幅变化,极度混乱,这让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前途的渺茫。

不少人对太平天国没有了信心,队伍不好带了,人心有点散了......

1864年,太平天国被完全剿灭......

从前到后,我们发现,太平天国由盛走向衰,主要的原因是发生了天京之变。而天京之变发生的本质问题,就是“两权对立”。

回头看毛主席说的话,很到位,很精准,“两权对立,造成巨大冲突”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