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泡实验室将成为你们大多数人的日常,而对于高校来说,实验室更是其实力的重要标志。
想要做出科研成果,首先要靠学校的教授和学生,但光有人才还不够,还要看学校的硬性条件,理工类专业的硬性条件主要就是学校的实验室和实验室里的重要器材。
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着国家的最高研究水平,通常以中科院研究所或重点大学为主体,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等前沿方向布局建设。
高校想要“拿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非常难的,我们可以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指标,来判断我们填报相关专业的优势
(1)研究水平与贡献:包括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等等,意味着我们能根据重点实验室分布,明确学校的科研水平,并选择需求更大的学科和专业;
(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即科研队伍结构、学术带头人作用、青年骨干人才和研究生培养等,这一指标意味着我们能够拥有强势的师资,日后考研深造的同学们也能获得极大优势;
(3)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学术交流、仪器设备使用与共享等,意味着我们能够获得更先进的设备条件,和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
对于大学来说,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所能带来的巨大助力不言而喻。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经费,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学校不仅能获得每年数千万稳定的国拨经费支持,有更好的条件和资源发展科研,也能反过来吸引并且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也就是说,一所大学如果有某个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说明这所大学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设备、实验条件、师资力量和对外交流能力都很强。
虽然在实验室完成科研项目一般都是硕士以上阶段的任务,和本科生关系不大,但在填报大学志愿阶段,如果你想要报考的是理工类专业,同样可以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判断学校的学科实力,快速选择更强势的学校和专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五年会进行一次评估,对各个实验室进行打分,有“优秀类实验室”“良好类实验室”和“整改类实验室”三个档次。如果严重不符合要求,还可能面临“摘牌”风险,对于不幸被“摘牌”的学校专业,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其他因素审慎考虑。
国家实验室VS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我国的大学共拥有2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国家实验室包括正在筹建在内只有20 个,拥有国家实验室的大学不超过十所。虽然国家实验室少了“重点”两字,但不意味着实力弱,相反,国家实验室代表着国家在某个领域的尖端水平,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人员配备上都远远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VS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部属实验室,含金量相对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那么高,但也能说明该学科也在国内具有一定实力,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强。两者都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通常也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